业,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区和生产基地,大打绿色生态牌,培育合作经济组织,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走进市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切入点,抓好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农业信息化工程。认真做好农村公路硬底化和监管养护工作,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疫情应急预警和处置机制,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强化涉农收费和农资价格监管。推进“并校、并村”。探索化解镇村集体债务的有效办法,防止产生新的债务。做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扫尾工作。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三、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和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要营造氛围。积极引导和倡导正确的财富观、创业观、发展观,激发各类投资主体投资置业的创业热情,在全县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二要大力支持。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能放则放、以放求活,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在扩大就业中推动民营、镇域发展,在激活民间资本中促动民营发展,在广泛招商引资中带动民营发展。三要公平对待。在收费标准、财政贴息、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今年继续要求每个镇至少上一个投资额不少于500万元的工业项目。基础和条件好的镇,要力争多上项目,使镇域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基础和条件相对差一些的镇,也要充分挖掘潜力,多想办法上项目,也可以把项目引到县城或基础和条件好的镇,项目投产后,产值、税收可以按以下比例划分:引到县城工业园区的,县镇按七三分成;引到其他镇的,镇与镇可按六四分成。对引荐项目成功的县直部门,可在项目投产后缴纳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单位作办公经费。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临港经济,加快云浮新港建设,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充分发挥港口码头优势,创造条件,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前来投资,促进本地物流业发展,打造区域的物流中心。因地制宜搞好县城区和中心镇商贸区、农产品专业市场的规划和建设,推广连锁经营等行业,加快商贸经济的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抓好旅游资源普查,推进卧龙湖农业观光旅游区、龙崖陈公祠等景区(点)的开发建设。
四、抓好城镇规划建设,塑造特色城区新形象
加快城镇建设。按照修编后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编制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科学制定城区主要道路、配套设施、重点项目、园林绿化等建设方案,实现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白沙塘新城区主干道路建设,全面完成西江路扩展延伸、云都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抓好县会议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