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机遇,而如今在*,因为我的表现,已经已机遇失之交臂,四年未能磨一剑,我只能不舍地选择了离开!因为我已经不能干好这份工作。真的希望董事长您能理解我,鼓励我这样去重新寻找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待他日有所作为,我一定会再来感激您曾经对我的关怀和帮助,现在我已把户口落在*集团名下,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永远是*人。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捍卫咱家(*)的名誉,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能为*增光,决不会给*抹黑。我的去向是北京,我的出发除带着在*四年宝贵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外,将是两袖清风,从0开始的。记得您说过,一个人如果狼狈地离开则表明他是失败的,此次离开确实是无奈之举,但无论我应用了什么手段,我将得到的报酬是让您欣慰的。
告别之际,我谈一点对公司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您的年轻以及您办企业的思路和理念是令众多企业及企业家们所不能及的,*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品牌的铸就也是令人折服的,所以你创建和经营的这个企业前途十分光明,我十分高兴曾经在您的旗下、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生活过。
其次,就是我个人对四年来在企业里工作和生活的一点体会和感受。首先,您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管理思路不容否定,但,在管理上呈现的事实与您的要求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一点您也是觉察得到的,当然了,企业还小,得有个过程,欲速则不达嘛,但,细节决定成败啦!正如您在《*空间》创刊词中写的:聚得点滴沙、方成尖尖塔,深遂之江海、源于涓细流啊。就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的执行力以及其感染力。两个字:“管理”。首先,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系统、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员工们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行为标准,言行涣散、我行我素,没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当然了,这与我的工作有关,在公司,我肩负企划这一重任,这些都是我要做的工作范畴,我没能做好,选择离开即趋于必然。话说回来,以我肩担的重任和我在公司的权力地位,要干好确实不是那么的容易,谁会听我这样一个似官非官、似有权却无权的普通员工在这指手划脚?很多时候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您说过,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大家,要认真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但事实上应该说我既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但,因为没有明确的岗位职务,我无权管理别人,所以纵我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把企业文化内涵灌输到企业的每个角落,灌输给每一位同仁,因为大家没有理由要买我的账,我算什么?什么都不是!其次,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要发展壮大,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是内部关键,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不但要研究企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还要研究企业的每一位职员,了解他们的特长、习性、爱好及需求,做发现人才、应用人才、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留住人才的好管家,对待员工要一视同仁、人人亲如兄弟姐妹,结合企业实际,想员工之所想、帮员工之所需,做员工的贴心人、好教练。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并要善于深入群众,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当老板的好助手,做员工的贴心人,二者同样重要。老板需要创造利润,而利润则是通过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来实现,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与老板沟通的同时也要与员工进行沟通,促使大家随时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愉快地工作,方能实现企业利润恒久性的最大化。若一心只想为老板节省开支却无视员工的利益需要,则所有的工作将会适得其反,最终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懈怠,人才的流失和企业的损失。目前在咱们的企业,这项工作真值得深思。说来也巧,以上两点都与我的工作范畴有关,对您的器重,只恨不才,在我的实权范围无能为力,实感惭愧!
就谈这两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