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5项提案分别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薄弱,办学质量有待提高;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生源缺乏、毕业生就业难。”民进中央的提案深入分析了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症结。
同时在提案中建议:强化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整合城乡职教资源,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结合农村人力资源需求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制定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对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与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实行涉农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
严把中小学校长“入口”关
近年来,温家宝总理一再强调,要倡导教育家办学。中小学校长是教育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学校办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履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存在任职专业标准笼统、要求低,缺乏严格的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行政化现象日趋严重,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民进中央提案建议“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尽快建立、出台中小学校长国家专业标准。修订1991年出台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围绕学历、资历、专业素养等出台新的国家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实施严格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等。
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撑腰”
据了解,今年两会民进中央推出的关于落实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提案就有两项,其中“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提案”是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主抓的调研课题。
朱永新表示,作为一项涉及面广、改革力度比较大的新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凸显出新问题。主要包括: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教育经费拨付不及时,拨付时间与学校运营情况不匹配,学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此,民进中央的提案建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定期核定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的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加强审计;各级财政部门要帮助各地做好学校预算编制工作,加强经费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办学经费。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