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政协的重点工作是调研、关注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就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以及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社保问题,展开深入调研。
实际上,“调整收入分配”已是2010年官方语境中的共识性语汇。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应该建立足以使“劳动”要素与“资本”相抗衡的政治机制。多位专家也将收入分配视为今年结构调整成败的首要关联要素。
做大蛋糕后,切蛋糕的“刀工”如何已然成为考验决策者智慧的重要选项。
委员关注“基本权”
3月3日下午2点半,又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全国十一届政协委员**心里有几分激动,更有几分沉重。
就在前一天,她前去北京著名的“蚁族”村唐家岭调研,听完了唐家岭“蚁民”李立国演唱的《蚁族》后,以做火锅出名、作风泼辣的**不禁落泪。
**表示,今年她将以个人名义和与其他委员联名的方式,向本次政协会议提出关注“蚁族”、“蜗居”等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府参事**每年都带着关于房地产的提案上会。自从1998年提出住房问题的提案被时任总理朱镕基高度关注以来,**已经连续12年为住房问题鼓与呼。
“当前影响收入分配的重点,不仅有过去的医疗、就业等难题,住房已经上升为新的大难题。”3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政府不加大投入,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范围,将影响居民消费,带来新的分配不公。
**举了他调研中遇到的案例,两个同样30岁的年轻人在北京工作,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一个因为家里资助买了住房,另一个因为家里没钱而没买房。经过2008-2009年的房价上涨,前者成了百万富翁,后者仍然穷困。
这两个才学和能力可能不相上下,只是因为住房问题,就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同样的问题上演在北京唐家岭这样的“蚁穴”,因为住房问题,不仅会造成人才浪费,更会带来社会不安定等问题。
**认为,住房保障权应该上升为“基本权”的第一位,“安居”才能“乐业”。
除了住房等具体问题外,更有委员指出调整收入分配的要害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向记者表示,收入分配调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好居民的“基本权”问题。其中包括公共服务是否做到均等化,居民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最重要的是就业问题以及就业收入所占社会财富分配的比例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也表示,解决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在今年两会上,住房、医疗、教育改革等基本公共服务话题,也被政协委员们作为提案热点。
农民的钱袋
除了城市弱势群体收入分配问题,农民工与农民收入分配同样受到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每年都带着关于农村的提案来开“两会”。今年,他又准备提一个“大问题”,就是民工荒与农村收入分配的问题,希望国家关注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
3月2日,刘永好对本报记者说:“我在这里响亮地提出,民工荒是大好事。”原因之一,“是农民工待遇与去年相比普遍提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