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也是个人自愿,我们还是不要在捐多少上面计较太多。”
教育、出版领域改革应审慎
年年两会,教育问题都是代表委员讨论的重点。和以前两会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两会前夕,教育部的一项举措引发全国人民关注: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此后,教育部又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高考制度要坚持,但内容和形式必须改革,教育部从来不支持文理分科。一时间,到底是否该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问题又摆上了桌面。
王安忆委员告诉记者,教育一直是她最关心的话题。“我们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这样一路走来一直到高考,然后再坐上通往大学的直通车,这样一个制度我觉得还是不要轻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应该循序渐进,教育改革还是谨慎为好。文理分科也不一定就培养不了素质人才,相反,学得太泛反倒不利于兴趣的集中和发挥。”
“我没觉得文理分科有什么不好”,**代表很坚持自己的观点,“文理分科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限制了想象力创造力,有些孩子不愿意学理科或文科的东西,你却硬加给他,这才是扼杀人才呢。”
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一个改革的落实年,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新闻出版体制改革……2009年9月26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又将迎来一次全新的改变。对于已经担任过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上海文学出版社社长**来说,今年参加两会心情并不轻松,他带来了有关出版改制中纯文学期刊生存状况的提案。“转企改制不能一刀切。”**直言,“走精英路线的纯文学作品追求的是思想和品位,担负着展示优秀文化、培养文学新人的重任,可以说,这类期刊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出版物。而且,作为精英文化产品,纯文学作品的市场定位必然是小众市场,让它参与大众市场的竞争,本身是不公平的。”
**提出,要解决目前大多数纯文学期刊生存堪忧的现状,一方面,其自身应当在坚持文学理想的同时革新求变,赢得读者。另一方面,他建议政府要像对待科技和少年儿童出版物一样,对纯文学刊物实行适当的扶持和保护性政策,比如在税收政策上对其实行免税或减税;同时,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队伍,论证确定哪些杂志和出版物应当受政府扶持;此外,国家和地方财政能够拨出专款用于扶持纯文学期刊。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令人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国国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大潮的冲击,人们的经济头脑越来越活,而传统文化这根筋却有逐渐老化,甚至断裂的危险。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自然成为文艺界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制片人汪文华谈到这个沉重的话题时直叹气,“我们这个国家太需要根了,需要这些传统的、民间的文化来丰富我们的精神,我们有时真的是眼睁睁看着一种民间文化在流失,却无能为力,有一次我们节目组去河北一个地方去看一个民间艺人打鼓,精湛的技艺,潇洒的动作,我当时就想,这样快失传的本事,要是把它搬上功能齐全的舞台该是多么好的事情。我现在不断地尽可能地做一些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和宣传工作,但仅靠我一个人,显然远远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针对这一话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采取措施、想法设法加强全民族的道德素养教育,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