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的调查报告: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扎实推进
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扎实推进
——关于劳务经济的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县委,县政府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劳务经济大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县老促会、县劳转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在各乡镇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老促会、劳转办、劳动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利用10个月的时间,采取重点解剖,专题调查、总结典型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县劳务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在10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重点解剖了10个村,对制约发展劳务经济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专题调查,总结了40多个各类典型经验,进而对劳务经济发展概况、特点、作用、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分述如下:
(一)劳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战略产业来抓,作为县乡村三级干部的一号工程来实施,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良性互动,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劳务经济成为主导产业。一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规模上看已形成了一支产业大军。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174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8%,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6%。二是从劳务收入拉动人均增收比例看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劳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拉动全县农村人均收入650元,已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8.5%。分别比2003年增长30%和62.5%,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拉动农村人均增收86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3.3%和32.3%。三是从劳务收入占农村收入的比例看已成为各乡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劳务收入1.2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18%,占种植业收入的31.4%,占养殖收入的167.7%,占第二三产业的105.23%。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产出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快步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二)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目前劳务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1、劳务输出人数大幅度上升。2004年比2003年上升了20.8个百分点,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加快。2、劳务输出从事的行业较多。可分四种,一种是纯外出打工,有的从事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服务等40多种工种。第二种是自己闯出做生意。有的去外地开超市或去俄罗斯、南韩、日本等国家做生意。第三是兴办企业,有的外出打工挣钱后在外地直接办工厂,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