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科学发展观 >> 正文
省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1、提炼出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积极争取政府落实指导,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全省卫生事业发展与建设体系,作为政府份内的事情,做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提高健康教育专业结构的权威性,赋予健康教育专业结构对各领域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培训、考核和评价的权力,明确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纳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及管理,在政策上对健康教育的工作机构、编制、职能、经费保障以及任务和目标要求有明确规定,尽快建立起良性运行工作机制,包括颁布全省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基本配置标准、工作规范、技术标准等,以保障全省工作的持续发展。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与策略、模式探讨的研究及技术推广,开展学术交流,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等提供咨询及政策建议。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全省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基本配置标准》、《xx省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xx省健康促进医院工作标准》、《xx省健康促进医院考核评价标准》及《xx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推动相关标准、规范出台。
二是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队伍人才建设。抓紧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尽快改变人员素质偏低情况。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有计划地对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学历培训,建议卫生厅委托我所组织有关院校学历证书班,着重提高中专以下人员的学历水平。二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以及职称考试培训。经过努力,争取市以上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有一个以上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县(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有1-2名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以发挥业务骨干作用,承担起学科建设和项目工作。
三是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逐步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做到媒体响应,社会参与。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上开办节目,加强网站建设和农村健康教育专栏建设。加强对各级各类媒体主管卫生记者的培训,开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电视栏目。
四是解决健康教育人员的待遇及职称问题。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是政府的重要管理职能之一。我所承担全省健康教育的组织、协调与指导等工作,其职能是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延伸,符合《公务员法》中“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要求。健康教育工作是全公益性质的工作,健康教育机构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这将有利于彻底解决相关人员,特别是基层疾控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目前我所仍为事业单位,职称评审是人才队伍建设及稳定的“瓶颈”。建议建立“健康教育师”资格认证制度,取消专业的限制,只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并通过“健康教育师”的资格认证,就可以参加相关的健康教育职称考试及评审。“健康教育师”资格认证的相关事务由省级以上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组织落实。
2、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
一是加强对全省各地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联系交流、组织协调与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重点加强对“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控制吸烟、社区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企业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
二是加强各级健康教育队伍的人才建设。促进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举办全省健康教育各类专业人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深入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培训、督导、示范区建设等推动“行动”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改善农村生态与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农民工的健康素质。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企业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分析检查…
   统战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分…
   建委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
   编办试点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整改…
   极地中心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
   市委党史研究室科学发展观分析检…
   市直机关工委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
   各参学单位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
   法院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
   公司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
 
针对提拨干部考察报告
国企科学发展会议发言
公司年末总结大会致辞
200年劳动保障总结和200年打算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
亲情对话主题班会
局长公安机关治安防控经验交流会…
有关县乡镇清洁工程执行方案
创业园入园企业考核评价办法
县政法综治有关情况汇报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农民工技能学习工作计划
做好学习实践实施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观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