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更适合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没有一定之规,应该说由于各馆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不同,也不太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但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会明显地感觉到,南博目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免费开放的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还存在内耗现象,不能全面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不能有力地促进科研人员水平和服务人员服务热情的提高。因此,需要积极地探索研究,选择附合南博发展需要的模式,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方案,“定岗、定编、定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对公众服务的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建筑不能适应免费开放和当前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南京博物院前身为国立中央博物院,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省市积极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改建博物馆,在硬件方面我们已远远落后,与江苏文化大省的建设不相谐调。1936年动工兴建的南博历史馆因为年久失修,早已不能满足展陈要求,加上不具备抗震能力,文物安全隐患很大。199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艺术陈列馆是南博目前对公众开放的主要场馆,该馆展厅和公共空间面积仅为7600平方米,迄今已连续运行了九年。根据当初的设计,该馆的最大观众容量是3800人。目前面临着设备老化,亟待更新的问题。除馆舍外,南博其它的配套设施,比如餐饮服务等也不能够满足免费开放的需求。
3、陈列展览水平还有待提高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更好地服务公众就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在博物院,这种文化产品主要表现为优秀的展览。就南京博物院来说,无论从基本陈列还是从临时展览上,离免费开放广大公众的需要还有距离。南博艺术陈列馆的基本陈列9年未曾改变,从内容而言已失去对本埠观众的吸引力,从形式讲也落伍于现代博物馆展示的标准,当务之急是改陈,扩大展陈信息量,提升展陈的品位。同时,在免费开放大量的观众抱着期待涌进博物馆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有计划地推出高质量的专题展览,让观众常看常新,始终对博物馆保持兴趣。要多做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体现江苏地域文化特色,有益于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的展览,使博物馆很好地履行教育功能,在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科研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如果想在国内博物馆界增加影响力的话,必须具备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梯队化的科研队伍。南博自建院以来就非常注重科研工作,历史上曾集聚了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于考古、民族民俗、建筑等各个方面均有为我们后人所引以自豪的建树,提出的文博理论也曾卓具影响。但就目前南博的科研力量来说,虽然在某些领域有所发展,但在许多方面还呈现弱势,甚至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科研队伍的建设不尽理想,即便在有些强势学科上人才的梯队建设也没有形成。作为一个有着良好学术传统的大型综合博物馆,我们希望能够立足全国高度面向世界,但目前的科研水平离这个要求还存在距离。
三、立足整改 查找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历史上客观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
1、不能很好地摆正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推动的关系。作为国内重要的博物馆,长期以来,南博的多项业务工作受到业界的好评和瞩目。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存在着政治理论学
本文由: www.gwku.net 免费提供 习抓得不够紧的现象,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缺乏深入系统学习,对其精神实质还停留在浮浅的认识上。强调业务工作多,对理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