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环境。一是改善交通环境。全面完成了总投资3400万元的丹蒲路改建工程和总投资1400万元的仁中路、张王路改建工程,水泥路通乡率达100%、通村率达88%、通社率达66%。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农区种草5000亩,成片造林1.18万亩,退耕还林4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 6%,城镇及交通沿线的绿化进一步提高;重点治理污染企业11家,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完成城市规划修编工作,稳步建设“娇小美城”,中泰花园、世纪商厦、沧浪桥相继建成,完成丹中校、中医院搬迁新建,打通南北干道,改造大小南街,唢呐艺术长廊、世代二期、中泰二期、三星级宾馆、金宇花园、阳光花园、文庙商业广场正抓紧施工,整治改造县城进出口,城市交通环线初步形成;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双创”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
(六)抓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按照国有经济有序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要求,积极开展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工作,理顺机制,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主要抓了丹齿公司、丝绸公司和商贸企业的改制。针对丹齿公司停产后,改制工作集中面对各种困难、矛盾的情况,县委精心部署,沉着应对,县级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在帮联丹齿职工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中车(集团)总公司及下属7436厂对丹齿公司的整体兼并;目前中车丹齿公司已投入设备维修和技改资金3000多万元,企业运转正常,正在逐步调精、调优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向既定的3年内达到产值5亿元的目标奋进。原县丝绸公
司由井研国荣丝绸公司收购盘活;已完成5个原国营商贸企业改制工作;粮食企业改制目前进入关键阶段,职工身份转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面对竞争激烈的招商形势,我县不畏强手,奋起直追,领导带头,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抓招商。创新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大幅度提高了招商工作在各部门、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和对引资成功者的奖励额度,实行了招商“朝会”制度。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压力增大、办法增多、渠道拓宽,加强了与沿海及周边省市的交流,与达州万源市结为友好县,与江苏省金坛市进行了友好交往。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6.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引进了中车汽修、国荣丝绸、喜洋洋光学、汇康中药、正大制釉、宏宇炉料、禾森餐饮养殖、新豪橡胶等十多家企业。
(七)抓亲民爱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县委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坚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一是大力开展争当“爱民书记和爱民干部”评比表彰活动。先后有19名优秀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受到市、县表彰。二是扎实开展消灭无墙户工作。采取联系部门出资一点,所在乡镇资助一点,村社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改造无墙户或危房户108户。三是做好群众急、难、险、困的救助工作。组织慰问贫困群众、贫困党员近2000人,发放慰问金45万元。制发了灾民救助卡、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对农村295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实行了低保补助;重点解决农村退伍军人和老复员军人在生活中的“三难”问题。四是实施“星光工程”,投资建成县老年人活动中心。五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全面推行依法逐级信访,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在信访办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对突出的信访问题包案处理;全年共受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