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实施“人才择业金桥工程”,努力让人才适人适岗适位。适人,把党政后备型人才放到最能锻炼人的岗位。推行人才“一线锻炼法”,每年选派50名左右新招录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主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根据其专业特长安排到农技推广、农经管理、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信访稳定等岗位摔打磨练,促其加快成长、成熟;适岗,把专业技术型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每年举办春季、秋季两场县外人才洽谈会,县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两个市场定期开市,发布“企业需求信息”、“人才求职信息”,为用人单位和人才双向选择搭建良好平台,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适位,把优秀人才放到最需要的岗位。面向全社会精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熟悉经济工作的优秀人才,把他们选送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市发展等主
战场,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增添新动力;将新引进的教育、卫生、农业人才选派到农村学校、卫生院和农技、农经服务中心,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增添新活力。二是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工程”,努力让人才有责有权有为。破除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观念,对引进人才明确分工、明确职责,交任务、压担子,积极引导人才立足本职、担当重任、努力干事,增强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贡献感;引导企业摆脱家族化管理的束缚,对引进人才放心、放胆、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把表现优秀的及时配置到关键岗位、提拔到领导岗位,让他们负责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合作、市场营销等重点工作,给予更大的决策权和执行权,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摒弃人才闲置浪费的现象,鼓励人才从车间做起、从最合适的业务做起,克服“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闲置行为,让人才经历多个岗位、多项业务的学习,把人才培养成单位的骨干、精英,使人才有事可想、有事可干、有事可为,发挥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三是实施“人才引擎力工程”,努力让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积极鼓励人才创新,加快推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培植。明年举办1-2次“院士、博士**行”活动,邀请省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开展讲学研讨、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等活动,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帮助人才启迪新思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荷藕节期间,由科技局牵头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发布会,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让柔性引才的创新项目在宝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