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县人才队伍素质有了新提升。县人才办发挥“创业绿港”主阵地作用,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育,提升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水平。举办“民营企业竞争力”大讲坛等各类主题培训活动,邀请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专题讲座,参训企业家达3000多人次;组织50多名优秀企业家到苏南、浙江等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参观学习,30多名重点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高层次培训;依托县职教集团、光华职校等培训基地,先后向企业输送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2000多人,培训在职员工1800多人次;开展“十万职工大练兵,万名职工大比武”技能竞赛活动,使得220人晋升为高级工,30人晋升为技师;依托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等培训阵地,先后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921期,培训农民94316人次,组织创业培训14期,培训1196人。
4、全县人才工作环境有了新改善。年初,我们开始实施“引擎力”工程,把引进人才纳入对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人才工作在全县上下引起高度重视;对引进到工业、建筑业企业工作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启动最低工资保障,三年来已累计发放学历、住房等补贴282.4万元,并为引进人才办理了“三金”,人才政策得到积极落实;县成立“企业家协会”、“高级人才服务中心”、“**县专家协会”等各种人才组织,定期举办各类联谊、交流、培训活动,并充分发挥“两台一讯”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事迹,弘扬人才的创业创新精神,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日益浓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