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副主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城乡群众精神生活
一、全县文化事业现状
(一)文化单位现状
1、全县文化体育系统共有职工101人,有文化事业单位8家,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王母宫文管所、南石窟文管所、秦剧团、文化稽查大队、县体校。县图书馆藏书3.2万册。
2、全县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共有职工85人,含县电视台、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技术管理部等单位。
全县乡镇在建文化站5家,每家建筑面积309平方米;农家书屋62家,每家藏书3—4千册。
(二)开展的文化活动
1、春节文化活动是全县城乡每年参加人数最多、受众面最广的盛大文化活动,也是一年当中##文化活动的高潮,从古持续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改30年来,没有中断一年,且年年有新作品,新演出,新水平。
全县大多数乡镇都有社火总队,大部分村有社火队,每年春节至元霄节期间,社火队进农户,进单位,进村组,进乡镇街道表演。白天有高跷、亭子、彩车、龙狮、旱船、秧歌,晚上有武社火、小曲演唱表演。正月十二至十五,高平、飞云、王村、城关、丰台、罗汉洞、党原等乡镇社火队组织精品节目进县表演。
县建设局、林业局、经济局、水保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和驻泾单位也组织彩车、秧歌上街,和乡镇社火队汇合后,首尾相接,可占满新建街、泾崇路、泾州街、泾灵路,如不及时疏导,只能在原地停留,盛况可见一斑。
部分单位在县城搭建彩门、布置灯景。回中广场是彩灯、灯雕的集中展示区,各单位实施了亮化工程,春节期间,县城里彩灯齐亮,还有灯谜晚会,灯展、楹联擂台赛、皮影演唱、小曲演唱,为节日营造欢乐氛围。小广场、小区、回山灯景,逐年上水平。
回中广场、汭河水景区、大云塔、安定大桥、各单位亮化工程,是近年节日期间以现代灯展技术增添的新的文化展示内容。
2、电视是80%的城乡群众平时文化生活的载体,是现代化、时代、共和国与老百姓联系感情的最大的载体,老百姓通过电视上学中央政策,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欣赏电视剧、电影、戏曲、小品、歌舞等各种演出,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听讲座、了解祖国世界旅游景点;县上的重大新闻,老百姓关心的事和地方文化节目都能看到;农村电视信号好于县城,接收的电视频道有几十个,电视基本实现了全县全覆盖。
3、网络、手机、网站、博客、摄像机、数码相机、qq 、学习机、mp4是青少年及知识型人群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全县共有门户网站、单位网站、团体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14家,博客约3000家,qq上万家,网吧23家;可发短信的手机10万部(手机93000部,小灵通7000部)。全县共有初高中学生28094人,80%的学生有学习机、mp4。全县有摄像机、数码机5000多部。
全县10岁—50岁的人群通过上网、建网、建博客、开通qq、用手机发文字短信、发彩信、发音乐彩铃、阅读、发表图文作品、听音乐、交流文化信息;通过学习机、mp4学习、听音乐、看文学作品;拍摄录像、数字照片的人渐增。约5万多人每天平均在以上载体进行文化消费,过文化生活的时间2小时以上。每年拍摄录像10万小时,拍摄照片1000万张以上。发表作品、文章、照片50万篇左右。这是看不见建筑物,看不见固定文化设施的庞大文化载体和庞大文化生活消费群体。每年用于以上文化支出在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