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难看、事难办,群众意见大。
上述这些问题表明我县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认真尽快加以解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原有的领导机制,同时加强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形成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各司其职,责任到人,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把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到负责领导和承办人员,狠抓跟踪落实,确保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工作不断深入
(二)突出整治重点。要把当前制约我县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一是畅通政令。重点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顾大局,各行其是,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至上,政令不通等问题。二是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部门纪律松驰,作风松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问题。三是规范执法行为。重点解决办事不公、有法不依、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问题。四是遏制违纪行为。重点解决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向企业拉赞助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问题。五是加强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讲诚信,不践行承诺,道德失范,言行不一,坑商骗商等问题。六是强化检查监督。重点解决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工作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渠道不畅通,监督措施不落实,查处问题和责任追究偏窄偏软等问题。七是继续深化改革。重点解决政务公开透明度较差、服务承诺信用度较低等问题。
(三)强化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宣传,端正导向。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开展优化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我县的建设成就、资源优势、名优产品、投资环境以及优化投资软环境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在相关部门(行业)中树立中心意识、发展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在全社会强化法制观念和信用意识,形成“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形象”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形象。宣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工作的政策措施,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宣传依法经营的企业,增强企业法制意识,树立文明生产经营、依法纳税、重合同、守信用、履约诚信的良好形。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拓宽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杜绝避重就轻、走过场、作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现象。让企业和人民群众看得清、弄得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政府审批管理向中介组织和市场运作的过渡方法。落实行业领导帮扶企业制度,搞好跟踪扶持,协调办理企业审批事宜,简化审批程序,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三是拓宽渠道,强化监督。设立举报箱、企业投诉电话、领导接待日,在社会知名人士、投资者、纳税人中聘请监督员,开通群众监督渠道,实施广泛的群众监督。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社情民意,实施有效法制监督和民主监督。组织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访工作,检查行政执法、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行风建设情况。四是严
本文由: 免费提供 肃纪律,违者必纠。对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案件,要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复,认真对待,严肃处理。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破坏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现象的单位、部门,除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外,还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四)加强调查研究。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入研究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工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