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努力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抓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三访三送”活动,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班子成员每年选择1-2个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撰写有份量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工作开展。注重落实好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用好的作风选人,选群众公认的干部,用群众放心的干部,使选人用人工作在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下正确进行。
三是抓组织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程序,拓宽视野和渠道,选准、用好干部,严查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大胆启用一批实绩突出、敢负责、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大“机关、基层”之间干部交流力度,选派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选派基层干部到县直机关跟班学习。加大对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审计、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等重要岗位和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交流。进一步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争取5年内对全县干部全部轮训一次,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三级联创”,实施好大规模党员干部培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双带双强”型党员培养,发现、培养和推介基层党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典型。
四是抓机制建设,切实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建联络工作机制,不断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果,抓好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提高覆盖率。认真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突出抓好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继续完善党建帮扶工作,按照“坚持、统筹、提升”的总体思路,集中办好在全县有带动力、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新农村建设党建帮扶点。进一步深化“结对共建、互帮互助”主题实践活动。
五是抓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干部任免票决制,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建立健全试用期干部考核、干部述职述廉、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研究制定加强对新提拔干部实绩考核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修改完善政绩考核方案,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切实发挥政绩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和“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建立组工干部到信访部门值班制度,每名组工干部联系一个村(社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一名人才、一个企业,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班子成员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替补,积极参与集体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本文由: 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