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滇中特色大城市战略规划和东南新城等一批片区规划、专业规划编制完成,旧城提升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东南片区、西北片区等新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整治城区临街临时违法建筑全面启动,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工作明显加强,*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各县县城和中心集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0.8%,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六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保护七彩*、构建和谐*”行动,强化污染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创新型*建设,认真实施绿色照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指标继续保持下降势头。七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与富滇银行合作组建我州首个村镇银行,支持富滇银行设立*支行,成立4个小额贷款公司和4个担保公司;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全面实施,行政问责制深入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75.5亿元,增长42.5%。
(三)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坚持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妥善安置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认真落实“四包”责任制,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全力抓好以民房为重点的灾区恢复重建工作,“8·30”地震5175户重建户、62572户修复加固户和“11·02”特大自然灾害2*4户重建户、1381户修复加固户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7·*”姚安地震6220户重建户、73122户修复加固户可在今年春节前大部分搬入新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稳步实施,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36%,普通高中与中等职教在校生之比达1∶0.9。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两馆一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47%,人口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2%。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鼓励和扶持城乡群众创业和就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12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万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州19.5万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7.4万名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3万名农村群众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进廉租住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完成青山嘴水库移民安置,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四)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履行职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