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为人本,要求我们考虑后勤发展的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学校师生的各种合理需求。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师生员工精神、物质、文化的需求,都是为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后勤宗旨,服务育人,我们应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贯穿到后勤各项改革中去。
3.2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在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上既要坚持重点发展,也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协调发展就是在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和经济环境良好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本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制订配套的政策规章,走适合自己的后勤改革之路。后勤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体。我们要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结构为载体,以效益为目的和标尺,实现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3.3科学发展观强调高校后勤要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长远;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后勤的眼前增长并不等于后勤有后劲,后勤规模大并不等于后勤结构优,后勤速度快并不代表后勤质量高,后勤力度大并不代表后勤效果好。因此,我们考虑后勤改革问题时,既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强调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处理好后勤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保证和促进学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
4.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为后勤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后勤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高校师生员工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实施后勤人才战略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依靠高校自身强大的人力优势,引进急需的后勤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必须狠抓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把后勤员工的培训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形成自我培训、自我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高效、优质、精干的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另外,还要强化“以岗定责、以责定酬、按劳分配”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制度,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留人用人环境,为后勤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4.2坚持统筹规划,着眼于长远,将后勤事业的发展列入学校整体来部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勤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改革与发展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同学校其他事业发展不可分隔。因此,我们要坚持统筹规划,着眼于长远,将后勤事业的发展列入学校整体来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要求高校后勤改革必须与学校的改革同步进行,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现有的、落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与机制。只有在深层次上展开改革,并取得新突破,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二十一世纪高教事业的发展要求。
4.3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整合后勤资源,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实施精品战略。以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方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按照完整性、系统性、有序性与合理性的原则,对后勤人、财、物、制度、战略、经营、文化等进行整理,集成为后勤集团,实现后勤与学校的规范剥离,把后勤职工推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轨道,并按照产权和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解决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