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而且还有10%的江河湖水水质受到较大污染。同时,水资源浪费也较大。2004年,我省gdp达到3500亿元,单位产值的耗水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到2050年,预计我省总人口将达到6027万人(以2003年为基数,年增长率8‰),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减少到2300立方米左右,届时水资源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这仅是从水量上来说,如考虑水质的恶化,更是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水的问题,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的任务
①水利建设:包括工程建设和非工程建设。非工程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包括蓄滞洪区及防洪预警系统、水法律法规、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利队伍等。
②水利管理:包括工程管理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我们要更加关注的任务,包括流域管理,区域水务管理。
(四)水利工作的核心:水权
水权包括水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
水资源的管理或者说保护、利用、开发水资源的核心在于水权的确定。只有树立了“水权”的概念,水的两重性(社会公益、经济效益)才能真正体现,才能真正地使“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命脉”作用。
水资源的管理应遵循“四个优先”原则:
即可持续利用优先、生态优先、人类共享优先、节约优先。但要实现这四优先的前提是明晰水权,通过强有力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地配置水资源。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调水量不得超过调出河流总水量的20%,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因为水资源有自身的承载力的限制。(水资源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汪恕诚)
二、江西水资源的特点
(一)降水时空不匀
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上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量1341.4~1934.4mm,降水过程一般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雨量43~53%,一次性过程降雨量可达200~400mm,具有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的规律。全省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一般在100~140mm间,总趋势是赣北大于赣南,赣东大于赣西。
(二)水流域独立完整
我省是一个基本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的94.1%面积在江西省境内,汇入鄱阳湖的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五河支流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的有18条,大于1000km2的有43条,大于200km2的有191条。鄱阳湖水系流域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天、地、生系统。
(三)控制性工程少
建国以来,我省已兴建水库9440座(据2003年江西水利年鉴统计)其中大型水库25座、中型水库224座、小型水库9191座。
已建成堤防长度为9652.43km,其中30万亩以上堤防308.1km、10~30万亩堤防771.74km、1~10万亩堤防2461.53km、万亩以下为6111.06km。
已有排灌机械的装机总容量为141.98万千瓦,其中固定排灌站的装机容量为86.4万千瓦。
1、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