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区概况
20*年度*山小流域治理位于柳花泊办事处东洞门村的西部。项目区土地部分为丘岭地,土壤多为砂砾石,山岭地带土层较薄,山顶有一水库,面积为800平方米。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四季特点明显,平均气温12.5°c,年活动积温4647.6 °c,平均日照数2500小时,无霜期211天,农耕期283至293天,年平均降水量750mm左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而春季较为干旱。由于夏季降雨集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 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名称:*市*区*山小流域治理
项目地点:*办事处*流域治理
项目规模:总投资250万元
建设时间:20*年
项目承担单位:*开发区*岛苗圃
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该区域是*市*区生态农业规划区,同时项目区又是重要的观光旅游区,项目区内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提高小区的整体水平,目前项目区内恶劣的地质条件,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只有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对全市及*区农业生产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项目区内地形条件较差,若遇雨季,山顶水库的水冲刷而下,带走泥土,使原本贫脊的山地更加恶化,给山下的村民及农田带来损失,影响了区域内人民群众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极大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合理的进行治理,发挥整体效益,才是改善全区环境的有效途径。
三是通过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推动农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区高效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
四、 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是办事处及各村对小流域治理非常重视,要求迫切,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非常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项目实施后,可以蓄水保土,绿化美化环境,极大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综上所述,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20*年计划总投资200万元,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治理区域内的道路、护坡、水渠、截流蓄水,进行水土保护的营造,通过流域治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使生态观光园项目达到高效、示范、带动、辐射的效果,项目具体建设措施如下:
(一) 工程措施
1、 修建拦水坝一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