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讨对策,促进我县烤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县政协副主席于月上旬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采取看烟地、看烤房,听经验、听问题,谈对策、谈规划的方式,对我县烤烟主产区——桃源、向坝、丰溪、天宝、泉溪、源茂林场等6个乡(镇、场)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现状与前景
我县烤烟生产从年引进试种至今,虽仅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引种-高峰-低谷-回升-提高”的曲折发展过程,但实践充分证明,积极发展烤烟生产的五大比较优势十分显著:一是扶持力度大。政府花巨资在烟区逐年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烟农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步伐加快,每建一个烤烟炉国家补贴600元,对烤烟生产所需农资实行赊销制,有效缓解了投入不足问题;二是保障机制强。对遭受气象灾害,每亩收入不足600元的补足600元,减轻了农民的灾害损失;三是无市场风险。计划生产、计划收购、现钱现货、不赊不欠,有利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提高农业商品生产水平;四是土地增收幅度大。桃源乡去年苞谷、洋芋间作的旱耕地亩平收入588元,而烤烟亩平收入1094元,增收幅度高达86%;五是受益链条长。桃源乡去年种植烤烟4543亩,出售烤烟11900担,实现现金收入560万元,提供税收90多万元,乡政府税收分成60多万元,28名乡干部、27名村干部人均获“烤烟生产责任制奖”分别达5500元和2200元。尽管受计划限制,土地、劳力严重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县烤烟产业仍得以较快发展,种植规模、成品产量、现金收入、国家税收同步逐年增长。年,全县烤烟核实面积11777亩,超市下达生产计划5.2%,种植区域拓展到8个乡(镇、场),31个村(场),787户;其中,桃源、向坝、丰溪3个乡镇种烟村达到20个,602户,908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7%,区域优势初步形成。预计总产量3.06万担,现金总收入1225万元,可提供烟叶特产税250万元,产量、收入、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5.6%、16.8%和6.4%。
目前,我县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概括起来有五大有利条件:一是绝大部分烟农尝到了种烟的甜头,其良好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二是生产技能日渐成熟,技术服务不断加强,生产效益迅速提升;三是扶持政策已成体系,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机制扎实有效;四是水电路房配套建设点多面广,履盖区域逐年扩大,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五是国家烟草总局对口扶贫以及被列入全省6个烤烟重点县和增加生产收购计划等诸多推动因素,将使我县烤烟产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预测,到2008年烤烟生产规模可以突破2万亩,产烟5万担以上,现金收入2500万元,创税500万元;到年,桃源、向坝有望实现万亩烤烟基地乡,丰溪、泉溪、天宝3个乡镇生产规模可扩大到2500亩以上,全县烤烟面积可达到5万亩,产量12.5万担,收入5000万元,创税1000万元。烤烟产业将成为我县第二大农业创税产业,形成“南烟北茶”的商品农业经济格局。
二、经验与作法
(一)大办示范基地,让烟农眼见为实
向坝乡向坝村167户,640人,1260亩旱地,今年发展烤烟850亩,可产2210担,创收104万元,被市烟草公司确定为“千亩新村”。该村八组37户,户户种烟,户平达到9亩,户均烤烟现金收入可达11000元。桃源乡厚河村二组农民刘丛明从年开始种烟,越种劲头越足,越种票子越多,到年种烟面积扩大到80亩,现金收入12.8万元,今年又扩大到130亩,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