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从原来单一的老师评改变为老师,学生,朋友,家长评,评语的形式从原来简单的一张成绩报告单改变为折叠式的,配以白描插图的"四心相连"评语卡,插图由学生自己去添置喜爱的颜色;"四心相连"评语卡中的评语标题,改变了过去那种说教式做法,分别称为"我眼中的自己","来自朋友的帮助","父母的期望","老师对我说",既富有情趣,又充满人文性.
对我县校本教研的几点启示:
1,各校应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上多下功夫.要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关键还得靠校本教研,这已是领导,专家,教师的广泛共识.如何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两个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启示.首先,领导必须真正地重视.从计划的制订,组织的建立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领导必须真正参与其中,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努力提高领导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新教师应该有新教师的目标,从"入门"到"上路"到"过关",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上;青年教师应该有拔尖目标;骨干教师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所有教师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上进的动力.第三,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证,做到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相结合.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保证教师有一定的读书时间和读书量,并通过上交读书笔记,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举行教学论坛,检查活动记录等形式对教师的学习质量进行全程管理.第四,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力求丰富而有实效,要大力提倡参与式培训和课例分析式培训.第五,要充分发挥名师及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传帮带活动.
2,改革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传统评价方式.新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多元性.即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各个层面:如思想行为,语数成绩,英语水平,艺术表现,体育特长,普通话水平,书写能力等等.二是可操作性.操作要简单,不可过于繁杂.三是全体性.评价机制一定要适用于全体同学,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而不能限于尖子生,特长生.四是趣味性.要注重评价形式的活泼性和趣味性,要使每个学生自愿,快乐地参与其中,而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五是即时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发展,因此,评价必须注重过程,及时反馈.六是互动性.即鼓励多方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互动.
3,学校必须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相结合.
从对两所学校的考察中我们不难看出,两所学校的领导都是非常有思想,有个性,有魄力的.他们都制订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同时他们的管理又是弹性的,充满人文气息.学校各种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他们较好地处理了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关系,这是我们本次考察必须切切实实予以学习的地方.校长要善于在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如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制订个人业务发展规划,但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可有不同要求;要求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动真格,师傅必须布置明确的作业,但具体方法上可由师傅自己掌控;要求领导调研动真格,听随堂课,推门课,甚至可以连续听几节,但对平时比较认真的老师则可以给予他们较大的自主空间;对教师的备课要有明确的要求,但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态度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方式等等.
4,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特色.
刚到实验小学考察时,有的校长认为这样的学校规模那么大,教学设施那么现代化,我们不可能学到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只要认真思考,我们其实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就拿他们的兴趣小组来讲,他们的航模制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