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干出了水平.反观我市自己有些村,基础条件比人家当时好许多倍,但发展不如人家快,关键还是思想观念问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有的一遇到困难就畏难发愁,过分强调客观理由,牢骚满腹,缺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魄力;有的满足于现状,跳不出小圈子,觉得自己在本乡镇,与邻村相比,发展得已经够快够好了,小富既满,小成既安,缺乏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干劲和热情.
二是创业精神上有差距.所参观的这些村,干部干工作都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意识和责任感.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曾多次说过,要把华西的工作搞上去,当干部的不瘦几斤肉,不蜕几层皮是不行的.刘庄在筹建纸厂时,按计划需三个月完成的工程,为了缩短工期,村干部带领群众昼夜奋战,只用33天就使纸厂建成投产,总投资比同类纸厂降低一半.这些事例证明了事在人为,人的创业精神最为重要.前进必然有阻力,创业必定有艰险.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正如刘庄所坚持的:大创业有大难,小创业有小难,不创业穷作难.只有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三是工作作风上有差距.这些村的党员干部事事带头,以身作则,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带头不做.工作上哪里困难多,哪里最紧张,村干部就出现在哪里,现场办公,研究解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耿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困难,党员干部带头集资,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题;在平整土地搞开发时,拆迁旧房建新区时,又是党员干部带头迁移原祖茔,拆除旧房,并说服亲戚带好头.作风实,事业兴.正是因为村干部的真抓实干,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组织才有了威望和形象.
四,考察学习的启示
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启示和冲击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对照这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到了差距,找到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要虚心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认真做好消化吸收,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埋头苦干,奋起直追,努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一是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和先导,观念也是潜在的生产力.观念决定出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有时候比现实的生产力起的作用还要大,我们首先要学习人家的观念.一个地方,最大的落后是观念的落后,最大的封闭是观念的封闭,最大的进步也是观念的进步,观念一变天地宽.和这些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条件并不差,资源,交通,地域和机遇相对都是不错的,为什么发展就不如他们 对此,必须把解放思想摆上重要位置,首先作为村里的"一把手",领头羊要真正解放自己的思想,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深处破除一切狭隘的,片面的,消极的,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旧观念,旧框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形成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把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倾注到发展中来.
二是坚定信心,艰苦创业,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康生活坐着是等不来的.刘庄,耿庄,华西等村,当时起点都很低,规模小,并且区位优势也不好.但凭着横下一条心,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才由落后变成了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坚韧不拔,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长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如吴仁宝所说,他干了48年的支部书记才有华西村的今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更好地学习他们的这种进取不止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选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现阶段如土地延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