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乡镇机构改革考察报告

391012元,已全部缴纳到位;转制和改革人员803人已全部参保,参保率100%;转制和改革人员803人已全部发证,发证率100%。


    4、区级财政保障公益性服务经费拨付和管理到位。转体改制人员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后,区财政局按照“养事不养人”的要求,将公益性服务经费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其具体标准是:农业技术服务经费按每亩2.15元的标准,水产技术服务经费按每亩2元的标准,畜禽防疫服务经费按每户12元的标准,计划生育服务经费按每人7.3元的标准,文化体育服务经费按每个农业人口1元的标准执行。全区*年安排的公益性服务预算经费总额1170.63万元,其中省、市财政补助450万元,区级财政安排539.48万元,乡镇街财政安排181.15万元。按具体的服务项目分:农业技术服务经费145.26万元;水产技术服务经费114.52万元;农机服务经费112.7万元;畜禽防疫服务经费136.7万元;水利技术服务经费50.63万元;林业管理服务经费44万元;计划生育服务经费333.75万元;文化体育服务经费45.72万元;广播电视服务经费27.35万元;市容环卫服务经费48万元;房产管理服务经费12万元;乡镇街机关后勤服务经费60万元;预列经费40万元,用于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公益性服务项目。


    5、公益性服务项目合同管理到位。江夏区公益性服务项目采取的是委托服务制,并从六个方面予以明确:一是明确发包主体。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主体暂明确为区直主管部门,作为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过渡,今后,逐步移交给乡镇街管理。二是明确公益性服务项目。其中:种植业技术服务8个;水产技术服务5个;农机技术服务5个;畜牧兽医服务和监督6个;计划生育服务7个;文化体育服务5个;广播电视服务3个;林业管理服务6个;房产服务8个;市容环卫服务5个。三是明确聘用人员的数量。全区聘用人员的数量按照武汉市乡镇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标准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全区确定了聘用人员626人承担各种公益性服务项目。四是明确评分标准。全区各项公益性服务项目采取的是百分制,具体落实到细化项目的打分和扣分标准,使公益性服务项目做到细化、量化。五是明确工作指标和考核办法。六是明确公益性技术服务合同书内容。公益性服务合同采取三级签订办法,一是区业务主管部门与中介服务组织签订合同书;二是中介服务组织与返聘人员签订劳务合同;三是返聘人员与服务对象或农户签订到具体的项目服务合同。全区共签订各项服务合同314817份。


    6、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资格准入,竞聘上岗到位。区主管部门或中介服务组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区人事局颁发资格证书的受聘从事公益性服务的626人员签订了劳动或劳务合同。


    7、服务效果日常考核、奖惩兑现到位。按照“农民签单、政府买单”的要求,区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合同中约定公益服务的项目和具体内容,劳务费标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对前三季度的公益性服务项目进行日常考核,区财政局根据区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的考核结果,采取国库直接拨付的办法核拨到各乡镇财政所,再由乡镇财政所直达给服务主体,保证了专款专用。


    三、湖北乡镇改革中的几个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省委、省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财政管理自评报告
       党总支五个好支自检自查报告
       档案规范化管理自查报告
       美国加拿大公共卫生考察报告
       工业经济运行调研
       单位gdp能耗考核方案
       赴乡村学习考察报告
       外派劳务资源现场会总结报告
       海滨度假旅游考察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视察报告
     
    电脑刷卡考勤管理制度
    创建节约企业实施意见
    党旗我心中工商是我家园演讲比赛…
    组织部长人事整改总结讲话
    司法局完善依法信访讲话
    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经贸局深化投资服务意见
    县委书记县委会全会讲话
    观看乡村爱情的心得感悟
    审计机关者演讲稿
    乡镇实施十大工程工作意见
    乡镇年度工作计划报告
    当好乡镇换届三员工作意见
    乡镇创先争优工作方案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党政机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做好乡镇劳务工作安排意见
    加强农村基层机构建设意见
    乡镇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方案
    乡镇一季度工作汇报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