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可延伸派驻到乡镇,并实行区域性设置或按乡镇设置。其他机构不再延伸派驻乡镇。江厦区原为武昌县,原有的 23个乡镇街调整为12个乡镇街道,是武汉市远郊区、农村区。我们从江厦了解到,该区延伸到乡镇的站所共设置有:①财政所,1乡1所,每所定编17名;②国土所,1乡1所,每所定编4名;③交管站,全区按区域设置5站,每站定编8名;④水利站,按流域设置,全区共设6站,每站定编7名;⑤林业站,按面积定编、按区域设置,全区共设9站,每站定编5名;⑥畜牧防疫不设站,人员由区畜牧水产局按每乡2人派驻(血吸虫重点疫区加1名防疫人员),人财物由县直部门统一管理。上述六方面派驻乡镇,全区共用编433名,每乡平均用编36名。其他公检法司使用政法专项编制,由市里统一在编制内核定。
二、撤销乡镇直属事业站所,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
湖北省对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全新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要求,乡镇除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外,其他直属事业单位面向市场转换机制,全部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其所承担的原有行政职能分别并入“三办一所”。我们重点考察了江厦区在乡镇事业单位转体的一些做法。
江厦区事业单位转体改制大体上分四个步骤进行。1、由编制部门行文撤销乡镇所有事业单位,转体改制,人员退出事业编制序列。2、将改制后的事业单位人员进入基本养老保险;由人事劳动部门按人逐年(1995-*)核定站所在编人员档案工资、确定参保应缴金额。3、改制后的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置换身份,脱离与财政供养关系,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4、建立和完善“政府招标、市场运作”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模式及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具体操作从7个方面到位:
1、单位转变性质到位。公益性服务事业单位撤销后,成立了有农业、水产、畜牧、农机、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市容环卫、房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95个服务中心,并全部办理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依法产生了法人代表。
2、人员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到位。江厦区共计撤销乡镇街事业单位92个,核销事业编制674名。777人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转制人员的个人档案已全部移交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管。自愿置换身份人员共16人依法依规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金75.6万元。
3、基本养老保险到位。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湖北省试点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规定的范围和对象,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办理正式手续的在编在岗人员全部进入社会养老保险。其具体作法:一是由区人事局核定1995-*年间各转制单位人员的档案工资标准;二是由区劳动局根据各转制人员档案工资标准测算出到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三是单位应缴部分由区财政兜底直接划拨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专户,个人应缴部分由单位直接向个人征收。四是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填写缴纳人员保险证,并发放到参保职工手中。全区转制和改革人员803人,应缴社会养老保险金6810914元,其中单位应缴3419902元,个人应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