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袭击,认为流行病学报告和常规例行报告十分重要,值得鼓励,即开展“流行病学情报”工作,而且认为有效的流行病学情报需要坚实的实验室支持。美国疫情报告网络的基础即是遍布全美各州、县的这部分掌握eis知识的人员,他们在全美各地积极主动发现传染性疾病的蛛丝马迹,指导州政府处理控制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例。美国医院没有建立象我国这样完善的乡级以上的网络直报系统和监测网络,主要依靠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敏感性主动自发报告疫情,以及新闻媒体公民、其他机构人员的自发报告疫情事件,并对报病人员给予激励奖金。掌握eis知识的人员相互之间、与国家cdc、州疾控机构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联系渠道,基本保证了疫情信息及疾控处理情报的共享,形成了一个灵敏度较高、运转高效、处理科学的工作网络系统。
美国cdc设有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部,共有52名职员专家,员工学位高于cdc整个员工平均水平。职员在亚特兰大37名,全球其它地区15名。美国cdc认为cdc的目的是保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健康是外交的一部分,cdc与各国政府保持良好的协调沟通关系,是伙伴之间的合作。因此在世界各地致力于培训掌握eis知识的人员,进而发展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fetp)项目,培训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控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监测(疾病侦探)、培训新的人员等综合服务,迅速对援助要求作出反应是eis的显著特征之一。与各国合作开展三级培训,即国家级班课程为2年制、省级班1年制、基础级(县市级)6个月。自1975年至今,cdc在37个国家建立了培训中心。我国自2001年与美国cdc首度合作并建立培训中心,开展了多期国家级fetp培训,目前仍在进行。此后我国处理的100多个公共卫生事件中,这些学员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日渐显现。
(三)、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办公室,办公室与各级机构有协议书,有权力在紧急情况下协调相关机构开展应急工作,包括资金、人员、物资储备与调配。突发事件的执行机构是国家cdc,国家cdc和各州cdc均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分配和储备公共卫生资金、人员和物资,包括疫苗和药物,一般储备应急需要的50倍左右。在应急事件处理中,cdc让国家资源得到及时和有效率的分配,并能动员协调当地的各种资源,与储备的资源有效整合,动员当地各类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工作,发挥投入产出效益和综合效应。
进入美国cdc总部安全检查非常严格,不允许拍照。其中应急协调办公室(中心)戒备更为森严,一般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是:应急协调中心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搜寻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的信息接听报告值班室,有2人以上同时值班,这些信息来源于基层医院(诊断)、药店、新闻媒体、公民电话等;一旦收集到相关信息,值班人员立即进行快速初步判断,分析属于生物性、中毒性、物理化学性或恐怖性等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的专家进入分析大厅,实时监控事态的发展,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并通过指挥中心发布指令,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快速进入现场处置。一般在现场处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