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于4月2日至4月9日在苏州市举办了为期8天的人才工作者培训班。培训期间重点学习了“苏州市经济社会情况及发展战略”、“科学的人才观在苏州的实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人才能力建设”、“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等内容。围绕上述课程,实地考察了苏州市、张家港市、昆山市人才服务中心及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乡镇上市公司海澜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企业。通过学习考察和思考,苏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工作开放的思维方式、先进的工作理念、规范的内部管理,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水面占42.5%。全市现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苏州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人文荟萃之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近年来,苏州市委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两大优势,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人才、产业、环境等优势已见端倪。20*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48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66.9:31.2,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0.23亿元。在20*年的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五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前10名,其中:昆山第1名、张家港第3名、常熟第6名、太仓和吴江并列第9名。
二、苏州人才工作的特点
(一)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人才自主培养和供给能力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为缓解自身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不足,苏州市不惜代价规划建设了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并吸引了中科大、南大、人大、西安交大、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相继入驻,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二所高职院校相继入驻教育园,有力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与供给能力。
(二)地方经济发达,为吸引各类高级人才提供了物质保障。从人才工作看,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为打造人才高地,苏州市为引进的国家级优秀高层次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实行5—100万元的政府资助。建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市人才开发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今年又制定出台《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关于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等政策,规定今后每年将择优扶持10名左右的海内外领军型科技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每位领军人才可获至少200万元的科技专项经费、最高100万元的安家补助;对参与引进“姑苏人才计划”重点科技项目领军人才的国内外人才中介机构,给予10万元/人的奖励等。苏州市率先建立了以“人才效益”为重点的区域人才发展指标体系,并设立“苏州杰出人才奖”,对人才工作先进地区和杰出人才给予重奖。这些措施的出台实施,没有一个发达的经济作基础,没有一个雄厚的财政作保障是难以想象的。
(三)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更是竞争力。哪里的人才发展环境好、创新创业氛围浓,哪里就是人才向往和集聚的热土。高速发展的经济,数量众多的企业,为人才工作和吸引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仅在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方面,苏州市就先后建立了苏州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