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并先后召开了省、*市、*市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1000多人参加的评议大会,发动群众监督及评议。根据群众意见,查摆出“三大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集聚程度还不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偏低、道路交通建设滞后、城市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等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十大突出问题,剖析出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武装有待加强、群众观念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等五大根源,推出了7个方面的100条具体整改措施。
三、主要成效
坚持实践第一、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着力在深化理论武装、解决突出问题、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加强和改进作风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一是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全市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干部队伍的团队执行力有了新提高,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争先创优的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坚定了把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市委的战略决策,因地制宜变为*科学发展具体举措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决策的能力,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争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二是科学发展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在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市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模式”,初步构建起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生态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产业为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三大主体功能区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呈现出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的好局面。*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0.2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28%;人均生产总值达62054元(9080美元);工业总产值1104.42亿元,增长22.3%;财政总收入102.49亿元,增长32.72%,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的主要经济指标。
三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0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7920元,增长19.5%,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市财政投入18.01亿元解决民生问题,共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475人,转移15467人。投资1.2亿元完成了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增莞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增正公路改造升级全线竣工,广河、增从高速公路*段全面动工。新行政中心建成启用,新城市中心已现雏形。投入3亿元完成了城区道路综合改造,市区“水浸街”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建设并启用了交通和治安视频系统,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是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一手抓载体建设,一手抓引导培育,实施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大力创建社区文化、培育广场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开展“全民阅读求知”和“村落社区化、文化进社区、文明进万家”等活动,将文化建设推向农村。采用政府策划、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举办广场音乐文化节和新年音乐会,建设音乐雕塑广场,广场文化逐步深入镇村,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舞蹈、音乐等文化活动,逐步成为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挖掘整理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