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载体。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先后引进了56个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吸引投资83.3亿元,预计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公园化战略。实施了城乡环境“清洁美”(水清、地洁、环境美)工程,启动了新塘、高滩等六大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75个行政村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和河涌整治工程,积极推进新荔公园、基岗公园、临江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建设,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3%,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8平方米。积极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一方面积极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依法果断关闭49家立窑水泥厂和54家线路板厂,为现代特色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和环境容量;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去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达62.28%,分期分批组织民营企业家赴清华大学进修或到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启动了广汕公路*段改扩建工程和107国道新塘段改道工程等,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启动了农村规划制定和修编,完成了首批50多个村规划;制定了《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创建了小楼人家生态农业集约化经营示范区,推进了一批上规模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集约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 共享发展成果
*市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民生。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问责制,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城乡居民免费培训和订单培训力度,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致富农民;坚持把教育当作提高市民素质和减少未来农民人口的重要抓手,大力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投入10亿元完成了70项学校新建和改建工程;进一步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启动新塘、中新等中心镇医院建设,群众“就业、就读、就医”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和颐养院建设,提高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农村低保标准,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为25166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和春节慰问金899.2万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先富帮后富,制定“三联六帮”城乡共建行动方案,广泛发动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全市农村和社区实行“三联”,即联村(居)、联社、联农户;重点抓好“六帮”,即帮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帮搞好规划建设、帮整治村容村貌、帮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孤助学解困、帮强化村(居)组织建设,城乡共建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群众参与 凝聚发展合力
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动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和合力,*市在活动中开展了“向全市领导干部公开求言活动”以及“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在政府网站和*之窗推出“推动*科学发展大家谈”专题;召开了各种类型专题座谈会20多次;设立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研究基地,举办了“百名专家论*”、“科学发展南方论坛”和“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等学术研究会议,形成了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措施。市委提出,组织群众评议既是“求言求刺求方”的过程,也是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把《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全文刊载在《*日报》、“*之窗”等媒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