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加上学费、住宿费等每生每学期820元,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后,使学校收费得到了规范。据统计,“一费制”实行后该县教育费用约占户均年收入的2.2%—6.8%。“一费制”的实行较好遏制了教育乱收费问题,但个别地方还存在违规收费现象,主要有:一、自立项目收费。主要表现在收取补课费、试卷费、取暖费;二、搭车收费。学校在开学报名之际,都要在规定范围之外加收寒暑假作业、基础训练、国防教育等课外读物,保险部门也往往利用开学的机会,让学校代收保险费;三、收费票据欠规范。印图省事或混淆收费项目,个别学校在票据上只写一个收费名称和一个收费金额,还有的是用空白收据。今后要继续加大对教育收费的检查力度,为规范教育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做出贡献。
2、电价问题。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后,我市农村照明电价降低,符合国家规定电价标准。但个别地方农业用电方面电价偏高,一般每度在0.60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0.70元/度,主要原因是个别线路老化,线损高,加之用电管理不善,存在漏洞,是个别地方农业用电价格偏高。
3、民政和计划生育收费问题。新《婚姻法》规定,婚前体检采取自愿原则,一部分结婚者省去了体检费,现在农民结婚的费用主要有照相费、结婚证工本费等。以*县为例,这个县除婚前体检费外,以上费用约145元,农民结婚所涉及的费用约占户均年收入的1.2%。计划生育收费方面由于按照国家规定只收取一胎证及二胎证工本费,二胎社会负担费已取消,所以此项费用很少。
4、涉农收费公示制度的深入开展,极大地遏制了乡农民乱集资、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从思想上提高了农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落实政策、创新思维,努力使农民减负增收
农民问题,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现在又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当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已经成了影响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减负增收问题,只有实现了农民的减负增收,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各级政府的惠农减负政策,搞活粮食市场流通环节,建立多渠道的粮食流通体制,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2、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提高农民抵制乱收费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公示制度做到向农民收费收之有据,把价格和收费交给农民,不让乱集资,乱摊派现象“搭车”。
3、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农民增收和国家减负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落到实处,避免粮食提价跟不上农资涨价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农资打假力度,防止假农资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4、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的单产量,并支持和鼓励农民搞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企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