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举办了上百场
大型家庭教育公益报告会,募集到数百万扶贫助困物资,并联手开发家庭教育网站和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了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1、运用参与激励,实现自我价值。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专家服务管理条例》等文件和制度,使各级妇联、专家及社会团体在参与中,明确各自的任务和权责,形成对家庭教育事业
的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扬。
2、运用试点激励,实现辐射带动。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每年都在不同领域打造一批不同梯次、各具特色的示范点,并在业务指导、专业服务、资金扶持、宣传表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了各
级妇联、家长学校、社区等组织的积极参与。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
3、运用荣誉激励,实现标杆导向。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示范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优秀家长、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广泛运用主流媒体、新兴传媒,开展强势
宣传和跟踪报道,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在工作中营造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竟争氛围,引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考察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和成都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很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党政重视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
才能保障家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把市妇联每年策划的家庭教育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成立了由妇联牵头,市委宣传部等25家职能部门
组成的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自*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以来,支持启动资金100万元、项目经费150万元以及常年工作经费45万元,为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对家庭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成长的情况。*年,成立了*市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
,*-2008年,市财政用于家庭教育的专项经费分别为5万、7万、10万、13万。但与成都市家庭教育投入对比,我市就显得严重不足了。由于经费短缺,使得家庭教育宣传、咨询、讲座、研讨、调查
、表彰等工作和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以致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二)建立机制是家庭教育工作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机制就是体制和制度。建立良好的机制可使家庭教育工作从“人治”走向“法治”,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各级妇联建立完善分级管理、评估、督察、激励、示范带动“五大”机制
,使全省家庭教育工作全面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成都市妇联通过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长效服务机制、长效合作机制、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轨
道。
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市家庭教育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各种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办法,离家庭
教育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