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保姆、外来人口的培训工作。全省各地都努力探索城乡多轮驱动
社会化办学的新路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创办新婚夫妇、孕产妇、单亲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外来人口家长、弱智儿童家长等不同类别的家长学校。据统计,全省已建立“三优”图书室4829
个,家长培训辅导站(点)18111个。
6、家教理论系统化。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抓住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讨。如“社会变迁中的家庭教育观念”、“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
状调查及对策建议”、“农村家长学校互动式办学模式”、“ 新世纪我们如何做父母”等。*年以来,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6次论文评选活动,收到论文805篇,选编论文专辑6期共66000多万册,
编印下发了《生命知识》、《佝偻病的预防》、《愿您的宝宝更聪明》等家教资料122.5万份,使全省家教工作实现了实践到理论的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二)四川省家庭教育工作具体做法
1、加强调研,找准问题,在突出重点上下功夫。为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相关问题的专题调研,如“青春期独立性问卷调查”、“民
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社会变迁中的家庭教育观念”、“贫困地区大龄女童培训需求”、“关于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等。
2、加强指导,明确职责,在确立目标上抓落实。“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四川省妇联制定了《贯彻中央8号文件的意见》,成立了以省妇联主席为组长的省妇联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
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与此同时,把省委及省文明委交给省妇联的28项任务逐一细化,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项项抓落实。
3、依托载体,深化活动,在坚持特色上做文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是吸引广大家长参与家教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全省各地本着“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
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如“百万家长学三优”、“科技之春家教宣传”、“亲子教育系列活动”、知识扶贫、送书下乡、有奖征文等。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4、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在运作方式上求突破。各级妇联建立和完善了五大机制:一是分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的协调优势,积极做好牵头协调、组织动员、宣传普及、理论研讨、培训
辅导等方面的工作,将家庭教育纳入目标考核。二是评估机制。制定评估方案,规定评估指标,用评估考核家庭教育工作的数量、质量。三是督察机制。以汇报会的形式了解进度、以不定期的实地考察
进行督查。四是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评比表彰和奖励制度,奖优罚劣。五是示范带动机制。根据工作条件、工作基础选定不同区域进行示范试点,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二、成都市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与做法
成都市在家庭教育工作上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使家庭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广度得到提升和拓展,有力地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夯实家庭教育后盾支撑
1、争取党政支持,增强财力保障。紧扣党政工作重心,结合民众实际需求,每年策划的家庭教育项目都得到了上级组织和老百姓的肯定和认同,均被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自*
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争取到启动资金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