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配置、狠抓宣传教育和健全档案资料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了电化教育设备不配套、主题活动不突出和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建立健全“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的经费筹措机制,把党员电化教育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年内县管党费投入5万元、县财政投入3万元,对全县40个村和社区配置了电教设备,使100%的村、社区和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有场地、有设备、有人管、有制度、有片库、有记录的“六有”标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专栏,广泛宣传全县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制作了6部反映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双培双带”工程实施的党员电化教育专题片,报送党员电化教育信息4条,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专题调研活动,完成调研报告1篇。印制《党员电化教育收看学习记录》,配发到各乡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规范了播放记录。一年来,全县播放专题电教片3440场次,其中党员教育专题1300场次,农村实用技术教育2140场次,参加电化教育的党员达到7.8万人次,群众达到11.8万人次。
(三)创新方式,“四制”联动求深化
针对全县当前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创新机制,以落实“四项制度”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党员和致富能人的学习需要。一是指导播放制。各乡镇党委电教中心精心指导基层播放点选择党员教育电视片,并为每一个播放点确定一名电教辅导员。把电化教育同学习辅导结合起来,党员参加电教课的到课率和发言率均达到90%以上。二是教材选择制。把党员电化教育播放教材分为“统一教材”和“自选教材”。“统一教材”是由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统一发放、指定播放的党员教育电教片,“自选教材”是由县科技和农口部门配发的农业科普电教片。在确保电化教育基本方向的前提下,强化“统一教材”和“自选教材”的有机结合,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增强了党员电化教育的吸引力。三是电话预约制。各乡镇党委电教中心设立“电教热线电话”,收集党员群众对电化教育播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库存的党员电教专题片编成目录,通过电视、公告栏等形式进行长期公布,让党员群众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季节学习的需要电话预约播放。四是电教片借用制。党员群众凭身份证就可以到乡镇电教中心随时选借所需电教片在家播放学习,既方便又实效,党员群众把这一形式生动地称为“电教科技自助餐”。
(四)围绕中心,拓宽领域优服务
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采取学习培训专门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根据党员现状分类收看等形式,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了电教活动效果。一是拓展服务对象。在坚持以党员为主的同时,把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涌现出来的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和入党积极分子也纳入教育范围,不断扩大电化教育覆盖范围。二是拓展服务手段。在坚持以电视手段为主的同时,努力向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手段并用拓展,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党员教育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安排播放电教专题片,努力提高电教的实效性。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的职责,由县科技、农业、畜牧等主管部门制作科普教材,把服务内容由原来单一的党建理论向科技培训、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知识等多种教育内容拓展。四是拓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农村思想教育“三到户”活动和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开展,在全县组织开展了“观看一部科技电教片、学会一门实用技术、寻找一个致富项目、带领一个非党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