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及吸取市、区教育资源库资源的基础上,我们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试题库、校本视频资源等。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使各学科教师高度重视本校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平均每人每学期要交十个自制的课件或积件,交互性要强、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可推广性,通过互盈平台建,做好与教师应用的接口,并纳入到全校整体资源数据库管理之中,以良性循环形成学校共享资源大环境。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以满足及方便本校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对有需求的家长及社区开放,以吸取各个方面的要求及经验、建议等,提高资源库质量。
5、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师训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促进学校教科研发展。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学校每们教师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做了整理;以校本培训方式,坚持对教师进行了办公管理平台的应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培训,重点解决普及应用和充分应用的问题,在今年实行教师校本培训的普及面要达到100%,教师受训率也要达100%。;对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了电子白板的培训,充分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科研课题研究,我校的区级课题《研究型课程信息平台的实践研究》获区课题三等奖,深获市区专家的好评,上海市教委教研所于*年4月10日在我校成功举办了我校课程整合的市级推广活动,影响广泛,区级课题《唐诗主题网站》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校门户网站还为教科研的成果提供了展示窗口。对班级信息员做定期的培养,使其独立完成页面更新和简单网页制作为目标,确保班班有主页,周周来更新。
6、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学校传统的图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为使师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本学期学校已经初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实现文献检索、资料服务、信息咨询和发布的网络化,在全校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馆藏文献的联网检索。我们将在现有一个电子阅览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公共场合增加电子阅读终端,增加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台数,丰富电子图书的库存。
三、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学校信息建设稳步推进的保证。
1、校长以身作则,信息化理念在学校领导层得到提升,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成立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我校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并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均有明确的实施目标。
2、成立了学校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及开展。分工明确;专项设备专项保管,有专人负责。
3、各部门均设置一名兼职信息员。注重发挥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信息搜集、录入、应用的实际作用。
4、完善了学校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措施,严格执行区信息中心对信息技术员的岗位津贴的发放。
四、不足及后期工作的重点:
1、完善硬件环境,演播室、监控室、数字图书馆、服务器、存储备份等。
2、软件的投入加强,并大力推广,提高其使用率。
3、加强博客及魔灯平台的推广及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4、加强远程互动、网络研讨活动。
5、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信息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