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目标: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一个中心工作,协调实施“工作管理”、“物理环境”、“功能环境”、“资源环境”、“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等六项重点建设工作,大力抓好“应用”的一个突出重点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我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水平,实现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的进一步提高,加速实验成果的推广运用,加快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二、实施内容:
1、加大了对软、硬件设设备的投入力度,使学校物理环境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强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目前我校教师及一线教辅人员已做到人手一机,所有办公室网络畅通;信息中心化零为整,在今年暑期完成了信息中心的搬迁工作,目前,四楼西侧全部为信息中心,包括办公室、电脑房、远程教室、及演播室、社团活动室、监控室等,使工作开展更方便;服务器由原来的一台增加到了目前的四台,使服务器的功能细化和增强;目前有3台摄像机和两台照相机可用于实录课和学校各项活动的拍摄;增加了正版软件的购买力度,先后构建了crp数字化办公管理平台、数字化课程管理平台、互盈资源管理平台、学校网站、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杀毒软件、实时监控软件、相关学科的课件制作软件等,加上市区统一推广使用的各类教育管理及教学资源系统,使学校各部门管理工作信息化,学校工作公开、透明、及时;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环境,教育教学及科研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安全规范,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
2、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元平台的构建充分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研究,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课程管理平台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信息化,电子教案、工作计划、总结的上传便于教导处及时的检查及保存;公开课、学科竞赛、教研组活动等的开展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跟踪、管理;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探索多种网络技术教学应用模式:我校充分运用了远程教室的这个平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区、校级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了协作学校的网络研讨、开展了多项针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及各教研组活动;校园网络的直播、点播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听课观摩方式;通过bbs及博客进行延时评课,延续了教学研讨活动,使教研活动方式多样化;通过互盈资源平台资源的收集整理;抓实验教师,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我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网站和唐诗研究网站的形式尝试课程整合的探究活动,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研究型课程的管理平台获得了市、区专家的极大评价,并于*年4月10日在我校举办了研究型课程的市级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研究成果,获得一致好评。
3、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及特色主题网站的建设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学校的门户网站加强了学生的信息化环境,增加了充分展示学生风采的学生天地;针对初级中学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每个班级添加了班级博客;在bbs中为教师、学生、家长增加了交流互动版块,为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学校和社区互动提供了空间,特色主题网站利用德育教育网站以及学生心理教育网站,渗透我校的德育工作中的创建班级民族精神特色及心理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向社区辐射、向学生的家庭辐射。网站信息由各个部门分工负责及时更新,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对班级信息员和各部门的通讯员做定期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
4、依托互盈资源平台,加强本校资源库的建设,完善学校资源环境。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