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民政局组织党建学习考察报告

员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频繁,党组织稳定性不够。四是人才难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较为复杂,党建人才在其中无法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回报,使得“两新”组织难以吸引到一流的党建人才。
        直面这些共同的薄弱环节,结合两区过去几年的探索,我们只有解放思想,跳出框框,寻求突破方向。
        (一)关于地位难题。“有为才有位”,“有形方有信”,党组织要想获得应有地位须先尽力在“两新”组织中发挥一系列的突出作为,把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着力点放在对企业的“服务、促进、引导”上,从而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在业主和普通员工中建立威信。党组织一定要主动参与本企业、本单位的重大活动,如对重要项目、重要人事、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都应有自己的意见。如果总是被动,拿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员工不满意,企业主和管理层也会小看党组织,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目前,很多“两新”组织还是作坊式的经验性决策和管理,具体表现在企业主往往自行其是,对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常常靠个人的感觉、个人的体验和见识来进行选择及取舍。在这种情况下,“两新”组织党组织就要在提供服务、积极促进、正确引导上下功夫,及时提供市场发展趋势、科技信息、管理经验,帮助企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营,这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一是要借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为企业出谋划策,参谋咨询;二是要通过自身领导的群团组织,凝聚人心,协调上下内外关系;三是要调动党员在企业运营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四是要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二)关于手段难题。“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善于开发各种手段,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一是要善于调动和展示党建工作者的个人人格魅力和党员群众的人格魅力,获得企业主和员工的尊重,换来他们对党组织的自愿支持和倾心认同。二是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增强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用理论的说服力来征服业主和员工。三是要改善“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让党建内容充满企业员工和业主的关切点,让党建形式贴近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从而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四是要增添党建工作的人文关怀。“两新”组织一般而言注重逐利,人文关怀普遍缺乏,以人文关怀入手往往容易征服员工的心,顺利发挥自身作用。
        (三)关于保障难题。做好党建的保障工作是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一是要努力寻求党建工作和企业关心的共性目标、共性问题,这种共同点在“两新”组织内是很多的,而依托共同点开展党建工作,势必会获得“两新”组织的当然支持,各种所需条件才会随之得到保障。二是要贴近实际,可以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搞得简约一些,按照“业余、灵活、务实、分散”的原则,减少党建工作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以便依靠现时的一些党费和外在支持基本就能得以维持。三是在“两新”组织党组织初建时,出于帮助扶持考虑,上级党组织可以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帮助。四是要使发展党员工作步入正常的工作轨道,巩固党建工作基础。
        (四)关于人才难题。一是争取业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校法制教育宣讲考察报告县
       发改委发展扩权强县考察报告
       原创首发妇代会古城学习考察报告
       农业局发展种子市场考察报告
       原创首发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报告
       县委党委基层综治考察报告
       农村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
       独家原创社区外出学习考察情况
       发改委领导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报…
       经贸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考察报…
     
    县政府统一战线纲要
    县长养鸡专业合作社会议讲话
    物价局总结及思路
    干部考察材料
    农业科研基因中心十一五演讲材料
    市相关干部在食品安全会议的发言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总结报告
    科技饲养土鸡的实习汇报
    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运动会通讯稿之感悟6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财政局以评估促效能工作指导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财政局家电下乡活动方案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局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