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学籍管理
新模式学分制实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收费、按学分毕业的管理模式。根据新模式学分制的要求,学校对注册、选课、考勤考核、学分绩计算、免修、重修试读、转学转专业等方面的管理条例进行了调整,体现了学分制的科学性、规范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对学分制的全过程(如学籍、注册、选课、成绩、学分登记、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情况等)实行计算机管理。
(四)毕业与学位
1、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可在六年内(五年制本科在七年内)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取得毕业资格;毕业时学制均按四年或五年计算。
2、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在修满主修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后可提前毕业。
3、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取得毕业资格者准予毕业。已满允许学习年限而未修满规定学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四、*大学的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
1、实施按学分收费是高校变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2、从浙江大学的实施情况看,学生欠费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同时也能符合教育主管部门及物价等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
3、从根本上解决了对辅修、重修课程进行收费的政策障碍。不实施按学分收费,将不能再按现行标准收取重修费,我校将因此减少近百万的学费收入。
4、我校使用了与*大学同一公司提供的教学管理软件,浙大的成功经验对我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为在较短时间内平稳地完成收费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完成完全学分制试点工作,实行按学分收费,是本科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教务、财务、学工等部门的工作任务都会加重,工作方式和规范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教学管理和财务管理软件的升级、及设备的升级改造需要近30万元经费。
3、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达到了2:1,完全都保证按1:1.2安排开课计划。我校现有资源还远不能满足要求。
4、我校的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都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的建议:
1、学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学校财务处、教务处、实资处、学工部、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按学分收费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进。
2、学校制定和修改与新收费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本科学生选课管理办法,学籍管理条例等。
3、加强课程建设
(1)制订课程建设规划,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确立课程建设目标:适度打通基础课,强化专业特色课,扩大选修课,突出实践课,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2)加大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和课程整合的力度,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综合素质养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由专而微观向宽而宏观转换。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进cai、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