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适中、方便工作、促进发展”的原则,开展企业党建联合共建工作,达到了社会治安联防、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文明企业联建、党员教育联动。在引导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上着力,引导业主成立了“民营企业慈善基金”,目前基金已达15亿元。在建立以工促农机制上着力,组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与贫困农村开展“千企千村共建”活动,培训农村劳动力并将他们吸收为企业员工。在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上着力,广泛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四)以科学系统的目标任务体系驱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市委系统设计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在“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外部环境友好”主要特征下面,提出了具体的子目标和一整套活动载体,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建立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决策管理层 “共谋发展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成员双向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加强沟通交流,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围绕“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组织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建立优秀人才与党员、员工联系制度,不断壮大党员人才队伍;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组织党员、员工技术攻关,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劳动竞赛、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围绕“企业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实施“品牌文化战略”, 创建“文明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文明程度。四是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好”安排活动。实现刚性制度约束和柔性管理相融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牵头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创建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五是围绕“员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牢固树立“关爱员工就是关爱企业”的观念,开展“谈心接待日”活动,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建立“党员调解小分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员工互助基金,定期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六是围绕“社会责任履行好”筹划活动。组织实施“反哺社会工程”,动员业主参与“慈善一日捐”等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提高了企业社会美誉度。
(五)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网络。在市、区县(市)、镇街三级设立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挂靠在党委组织部,由组织部分管组织工作的副部长(镇街党委分管副书记)兼任书记,分别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和5名专职工作人员。市级工委工作经费市财政保证工作所需,区县(市)、镇街工委本级财政每年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工作经费,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专门机构管,有专门人员抓,有专项经费用。二是完善一系列长效制度。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公司法〉,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保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场所、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定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不低于员工年度工资总额千分之八的比例。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中共*市委关于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意见》、《*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理论学习联合会议制度(试行)》、《关于组织开展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试点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引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建立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市委组织部于2000年8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