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计生委发展外来人口管理考察报告

打工公寓,分别居住外来打工人员450*、400*左右;四是以建筑工地集中管理的“营房式”;五是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救助式”。
   4、落实了全程化的服务措施。一是成立社区服务站,在农村建立以综治、警务、调解、治安保卫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把登记发证工作延伸到农村。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素质。三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到现在,已建成各种规模的打工楼6*处,有打工楼386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70.*,集中居住人数43.7*人。五是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市外口办会同教育局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达标”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1所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中学一所,吸收外来人员子女1152*,另外有1332*适龄外来人员子女被市公办学校吸纳。六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相聚*”,《*日报》开设“海纳百川”、“新*人”等专栏,积极宣传外来人员的先进典型。并经常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外来人员业余生活。
   三、外来人口给*市带来的挑战。
   人口大量涌入,挑战着城市承载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市主要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
   1、社会治安管理的挑战。*市刑事案件中82%来自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从偏远地方走出,中国特有的单位组织机构、乡村宗族社会以及家庭亲情对个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对他们起不了作用,容易沦为犯罪高危人群。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学校、供电、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外来人口,就需要增加3.*元基础设施投入。
   3、对“和谐*”建设的挑战。和谐的政商关系强调的是当地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劳资关系是协调企业家与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分配;新老*人则是保证本地人与外来者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这些都与外来人口密切相关。
   四、几点启示。
   我区外来人口情况与*市相比,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外来人口主要特征、外来人口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我区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组织。
   根据目前*外来人口的管理现状和未来人口导入的任务,*导入人口的管理需要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建立。
   建议区、镇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综合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人口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将外来人口纳入到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体系中来。
   1、建立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抽调组成。
   2、建立镇(街道、园区)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街道、园区)社区办(综治办),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配置一名正科级专职主任和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由各镇(街道、园区)根据外来人口数量确定。
   3、整合组建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在现有社区保安队、外来人口管理服务队以及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外来劳动力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税局发展税收征管考察报告
       法院领导行政教育考察报告
       检察院发展目标管理考察报告
       民政局发展党员建设考察报告
       建设局发展行政服务考察报告
       民政局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财政局完善财税收入考察报告
       党政干部理论学习考察报告
       农业局发展科技示范考察报告
       司法局学习司法行政考察报告
     
    业务员离职审计治理办法
    陈少勇宁德市委一届十次全体扩大…
    幼儿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计划
    计生委主任关爱女孩行动演讲
    财政局发展工业经济计划
    民政局反腐败会议讲话
    领导讲话副县长秋冬季动物防疫会…
    少先队德育计划范文
    县委组织部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公司经理财务管理会议讲话
    人口和计生利益政策实施意见
    乡镇计生办财务管理工作意见
    计生委落实党廉建设工作意见
    谋划人口计生工作意见
    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提升工
    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工作
    计生药械市场整顿活动方案
    深化人口计生改革机制实施意
    计生百日服务活动方案
    人口计生宣传工作方案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