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
华东五市从1995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创优”过程中,*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人”的口号,充分展示*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形象”,深入人心。*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市对全市24个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美、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
华东五市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甚至*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
华东五市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