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最重要依据,严格考核奖惩。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为全县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的奖励力度,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市或国家劳动模范评选、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调动起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干劲和热情。
(二)深入推进大企业带动战略。把实施大企业带动做为一项持久的战略性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主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大企业,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突出抓好“四个支持”:一是支持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迅速扩张资本总量。鼓励县内重点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扩大规模、催生新企业,对于以上方式改革的企业,免除工商注册和土地、房产过户等管理规费,达到一定规模的,适当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大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摊入当年成本或分年度摊销。当前,重点推进凤凰制药公司上市工作,积极开展三阳纺织公司上市论证工作。二是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搞好发展战略策划,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发展实际的大企业技改项目,优先推荐申报省、市技术改造导向计划项目、国债贴息项目和国家“双高一优”项目。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机构与企业对话、沟通、交流、合作的新机制,推动银企联手,实现双赢。进一步加大向县域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融资力度,吸引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县开展信贷业务,多渠道拓宽金融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以企业为载体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主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拿出好项目、好产品和优质资产对外招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支持大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开展合作,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形成的合资合作项目,在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规费减免等方面可给予特殊优惠。全面启动民间资本,进一步放宽启动民资的政策措施,切实把民间投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指导企业通过内部职工集资、面向社会和市场融资等形式,聚集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三是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增强大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多种措施,建立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加快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建立和落实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科技三项经费和信息化资金,以财政拨款方式重点支持大企业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和信息化项目。同时,对大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产品被新评定为国家或省级“名牌产品”的,由县财政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四是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增加经营效益。鼓励大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积极参加境内外产品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三)不断创优开发区发展机制。继续把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多渠道融汇资金,加快配套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创造能够承接大企业、大项目的基础环境。同时,进一步优化细化开发区产业规划,调整开发区布局。当前,要突出引导和支持利华益集团、三阳纺织公司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快建设“利华益百亿工业园”、“利津纺织工业园”,通过企业建园区,加快开发区建设,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力争用*-*年时间,培育*-*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专业园区。进一步强化开发区的整体管理和服务功能,在进区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建设等事项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上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窗口、示范作用,增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吸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