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开展qc小组、现场管理、质量改进、降废减损等活动并总结推广工艺突破口、质量控制点、质量否决制等先进经验;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较好质量管理基础的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创新,推广采用零缺陷、可靠性管理等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
2、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质量改进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认真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对抽查合格的企业要及时予以表扬;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要加大整改力度,不仅要督促其限期整改,而且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提供技术服务。
3、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对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大的私营企业和产品,积极组织力量帮助他们培植名牌产品,达到省、国家名牌条件的积极给予扶持推荐,力争有更多的*产品跨入河南省和中国名牌序列。20*年,力争1—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3—5个产品获河南省名牌。
(二)大力实施服务企业工程
1、在全市深入开展以抓质量、增效为核心的服务企业活动,市、县局实行分级服务;扩大服务企业范围,把服务企业工作向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延伸;因企制宜,一厂一策,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计量检测和企业标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落实“八项承诺”。即:认真履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产品质量热点问题,主动介入,强化监督;对企业和群众举报的质量违法案件依法查处,并告知查处结果;检验、检定结果真实、准确、及时,对出具错误检验检定结果造成损失的,依法进行赔偿;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计量、标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扶;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做到不推不拖,服务热情;实行办事限时制,对手续、资料齐备的行政审批事项限时办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反映的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严肃查处。
3、执行政务“八公开”。即:公开质监工作范围、工作职能;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公开收费依据、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开执法人员、办事人员身份;公开服务对象和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公开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行为准则和工作纪律;公开行政审批的项目和有关规定;公开廉政规定和监督、服务电话。
(三)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
1、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制定农产品地方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形成覆盖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
2、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主体,县级检测中心为延伸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3、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县建设,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农业等部门联合,搞好基地创建设和示范,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20*年,项城市和太康县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争取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4、开展农产品名牌评定工作,抓好无公害产品的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继续推出我市农产品名牌。
5、抓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综合标准化,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线的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链。
6、加快我市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建设,形成市县互联的农产品信息网络。
(四)大力实施安全健康工程
1、积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做好企业资质审验、产品质量检验、qs标识工作,对无证生产销售食品的企业进行查处,禁止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
2、对化学危险品生产企业实行备案制度,建立原料购进、产品流向等档案,定期查验,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