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
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地方政府的职能真正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环境建设为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苏州以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推进苏州东部新城区开发和市域cbd建设,相继建成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风之园等一批开放式景观,新增绿地1700多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商住房550万平方米,随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50多项重大工程建成,环金鸡湖地区正成在加快成为苏州市新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
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一是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投资环境,坚持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放水养鱼,打枣不伤树、让利图发展”等观念,实行部门年终考核由企业打分评定办法,果断杜绝“政府开门招商,部门关门打狗”现象发生。二是创造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坚持“政府就是公仆、治理就是服务”、“人人是投资环境,个个是招商主体”,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严格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形成“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三是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营造出“科学、规范、透明”的氛围。四是创造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治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条件,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动力足六地区在发展中,都坚持打好基础、建好平台、选好项目、引好资本,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 实力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治理服务水平,亲商、安商、富商、扶商,以良好的服务环境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过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形成“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支撑强在六地区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他们除把招商引资、gdp增长、财政收入水平等作为考核地方干部的重要指标外,也把社会的和谐度、人民的满足度以及地方竞争力等“形而上”的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加大和谐社会的构建力度,加大学习创新工作力度,寻求发展的强大支撑。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推进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富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农民投资性、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强,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9420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打造低保、养老、医保、征地补偿、动迁补偿等五道保障线,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消除矛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