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干部考察方法研究
绩、缺点不足、民主测评等具体内容外,还应增加主要特长、性格、气质、爱好、习惯等内容,这样更能
全面、生动、清楚的反映考察对象的基本面貌,使考察材料更具鲜明个性特点,避免“千人一面”。7、尊重考察成果的工作制度。强化组织部门在治理使用干部工作中的权威性,充分体现考察结果在干部使用时所起的要害作用。假如考察中各方面所表达的正确意见得不到体现,长期下去,势必在干部群众中产生“没有用,走形式”的逆反心理,影响干部考察的真实性。
(七)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考察对象。
要求考察主体在全面认真、深入细致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对考察过程中所获取的原始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用历史地发展地眼光来研究和评价干部。面对考察中获取的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考察者应用历史地、辩证地的眼光去分析评价,切忌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凭主观臆断定论。一是要透过现象看事实,注重鉴别收集情况的真实性,对重点事例深入剖析,对考察对象的工作实绩,要重视过程的分析,辩证地看待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个人努力与集体作用,从而实事求是地得出科学的结论要定量地分析属于个人的比重占多少,对工作能力的分析,要处理好现时表现与一贯表现、现有的素质与发展潜力和后劲之间的关系。对反映的缺点,也要分析谈话人的身份和动机,确认是事实还是有其它深层次的原因。二是要透过小事看本性,从收集确实的情况,透视考察结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剖析考察对象的社交圈,透视干部性格特点和人格品位,通过剖析考察对象的工作圈,透视干部的政策水平和能力水平,通过剖析考察对象的娱乐圈和生活圈透视干部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八)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使考察手段从“原始”向“现代”转变
比如,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全方位、多侧面、快速准确地反映考察结果,并借助现代的科学手段,推动考察成果最大限度地向工作成果的转化。依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和拟任职位的特点,设计出用于干部考察工作的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测评内容的评分标准和权重比例,并以此研制和开发易于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同时要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升级换代工作。组织部门可以与产、学、研机构通力合作,研制和开发具有干部考察结果的对比等多方面功能的应用软件,用于“公选”、竞争上岗等需要进行淘汰性考察中的比较。又如,可以在对一定级别的干部考察工作中,尝试凭藉现代声像技术,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形、声等方面的信息资料,为更高层次的领导在干部任用及其人事决策中对拟用干部的语言表达、外貌气质等情况的了解,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材料。再如,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干部考察中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的数据,客观、公正、迅速的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对考察结果的影响。
(九)提高考察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考察队伍,确保干部考察工作质量。
一是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组织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干部树立立党为公、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坚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遵守纪律,严守秘密,热爱本职工作,坚持求真务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做好干部考察工作。
二是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识人、知人的能力。通地理论学习,交流经验,业务研讨,专题培训等多种办法,不断提高考察者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党的干部路线、干部方针、政策和干部考察业务学习,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