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理清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理清工作思路,选准突破口,找到切入点。要按照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拟定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规划,通过走多样化的道路,用工业化提升农业,靠产业化培育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强化工作措施。众人拾柴火焰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采取上下联动的措施。要大规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机关、企事单位党组织结对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强化管理、考核措施,明确“不达标不脱钩”的工作要求。帮扶单位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开展扶志、扶计、扶资、扶智活动,使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彻底消灭“空壳村”。
5、要围绕资源优势抓好产业调整。一是农业方面。要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合理布局,压缩秋菜种植面积,增加春夏菜保护地面积,加速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适应我区特点的时令蔬菜品种,大力发展商品薯基地,增加订单农业,保证绿色种植面积。二是畜牧业方面。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场资源,积极为畜牧养殖专业大户协调专项贷款和发展资金,使全区的畜牧发展逐渐形成规模。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培育财源,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四是土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6、要统筹规划,系统地、科学地推进新农村的各项建设。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上抓起,科学地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搞好试点乡、村建设,重点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发展农村各项事业;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培育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经过努力把我区农村建设成为“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个性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 ,欢迎阅读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