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市的主要做法
(一)搭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便捷高效。*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年12月,20*年12月,投资350万元,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新行政服务大厅。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今年以来,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179件,行政事业性收费7.2亿元。*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年6月,20*年10月,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新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正式启用。该中心设91个服务窗口,目前共有31个部门、221个许可服务事项、90个收费项目、220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具有为民服务、招商服务、阳光服务和集中收费四大功能,是市政府实施行政许可、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搭建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公共资源阳光交易。*、*两市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例如*市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1100平方米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六大智能化硬件监控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20*年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4.14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o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三)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全程为民服务。*、*两市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在机构设置上,便民服务中心为镇政府(办事处)派出机构,对纳入中心的服务事项,部门单位及村(居)便民服务室有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业务上受市行政服务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事项涉及建设、土地、环保、供电、房产、国税、地税、工商、财政、劳动、民政、计生、卫生、公安、交通、司法、信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包括镇级部门直接办理以及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