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的基本概况
8月3日,我们考察团抵达考察学习的第一站——*市,主要参观了*大桥、*、*、*;*的*影视城、*艺术馆;8月5日参观了*的*、*、*、*珍珠馆,感受了水乡风情;8月6日船游*、参观了*;8月7日车游了*南浦大桥、*新区、*隧道、人民主场;登上*大厦眺望*夜景;所到之处到处是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新式样的小洋楼在农村比比皆是,显示了*五市农村的富裕。进入城市,无论是在*、*、*、*还是*,都感受到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气息,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街道洁净,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
二、*五市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围绕大旅游的发展思路,构建大旅游格局。
*地区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思路,从而有效地构建了大旅游的格局。如*市在城市规划中,为保护*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保留了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使*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也提出:城市规划要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城市规划必须服从旅游业发展规划。而*的旅游发展策划滞后于规划,规划滞后于建设,全市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开发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一些景区和景点盲目开发,资源被破坏,永续利用度低。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构建合理的旅游利益主体。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如*市在景区景点建设上,三年内就共投资4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宋城(有天灯节,大型演出等)、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打造了“层层叠叠山、弯弯曲曲路、高高低低树、丁丁当当泉”的特色,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三)在旅游景点和产品的包装上突出了创名优品牌的地方特色。
*五市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经营城市。充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间天堂”*西湖全力打好了白居易,苏东坡,白娘子传奇等文化品牌,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为其增色不少。乌镇水乡古镇凭借水阁而天下闻名。*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则以“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工艺品、苏绣等,以文化突出城市、产品特色,把旅游产品和当地文化融为一体,使旅游产品个性化。“闻钟声,烦恼清,智能长,菩提生”的寒山寺,“夫妇归田隐居”的藕园等无不如此。
我们可用七句话来概括*五市旅游的经验:自然风光优美是前提、思想观念更新是基础、景区特点鲜明是关键、旅游市场规范是重点、管理体制科学是难点、文化底深厚是核心、科学技术支撑是动力(如*)。
近几年来,*五市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对比之下,我县旅游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发展结构不平衡,地方特色不突出,“吃、住、行”要素所占比重较大,“游、购、娱”结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