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回复后,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访者的位置和基本的状况。二是发生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还可以通过身上携带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获得相关信息,以准确地判别其身份。三是开发出了可由摩托车运载,能充当临时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接收受害者的手机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相关情况传递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四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房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系统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能即刻自动切断火源。
二、对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日本在预防和处置地震、海啸、交通和火灾等事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借鉴日本的应急管理理念和预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经验,对推动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实现突发事故科学应对的关键所在
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当前社会管理的新课题,能力建设是关键。当前,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推进专家库和人才库建设,完善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特别是要设立专家有偿服务资金,以提高专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加强综合、专业、专职与兼职、志愿者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资源整合,加大专业救援队伍的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突发事故的预防和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加大应急信息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专业应急信息保障机制。当前,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为载体,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应急资源综合管理和应用系统,特别是在我局应急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快各市安监局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督促和指导,整合现有应急系统资源,实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通过建设省级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和10个设区市的应急信息平台,当突发事故矿发生时,实现省局应急指挥大厅与市级平台视频会议、数据传输、应急语音、互联网接入、移动中继等功能。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单位、企事业单位、公民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县、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组织处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和第一防线。因此,强化基层固本强基,以应急管理工作“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为抓手,加大基层科普宣教涉及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广告、网络等媒体平台,利用“活动日”、“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公众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为应急管理健康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加强基层应急力量的整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让基层成为应急救援的第一梯队。要不断完善基层信息报告工作,拓宽信息报告渠道,特别要将应急救援设备、技术向基层倾斜,提高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速度能力;要充分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三)整合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利用
整合现有资源,走集约化建设之路,是当前我们做好应急工作,实现资源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