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新农合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县新农合工作的几点建议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细致;配套政策不够到位;报销范围窄,农民受益面小;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弱,不能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人口统计存在误差,基层垫资较多;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提高农民互助共济意识;核实人口,消除疑虑,据实征收;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创新工作,用活政策,确保合疗工作健康运行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9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
本次调查采取县乡人大联动的方式进行,县人大常委会分四个调研组重点对*镇、*镇、*镇、*镇、部分医疗机构、县合疗办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到村、组座谈,到相关单位听汇报、查资料,全面了解我县新农合运行的现状。*、*、*、*、*、*、*8个乡镇人大分别就本乡镇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从视察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农户认为新农合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农民就医有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够深入细致,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人口数据不实,政策惠及面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等因素,致使这一政策在落实中打了折扣,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群众满意度较低,参合积极性不高,干部垫钱较多,乡镇合疗办机制不健全等。在政策宣传方面,被调查的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不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乎没有,但对政策大都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参合、报销等一些运行程序和细节。在参合方面,被调查的农户中,占一半的农户认为是自愿参合的,30%的农户认为是上级政府规定要参加才参加的,还有20%农户认为是乡村干部硬压才参加的。在看病就医选择上,一半以上农户想在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看病,一部分农户反映身体健康,一般不住院,住院也自己掏钱看,认为合疗报销手续繁琐、医药费高、少数人反映报销的钱不够车费。还有一部分农户不看病,能拖则拖,能扛则扛。在合疗政策受益面上普遍偏窄,实际受益的农户不多,受惠程度不高。如*镇20*年参合14340人,基金配套总额573600元,20*年实际报销205人,报销186243元,占基金总额32.4%,全镇总受益率为1.43%;*20*年参合17326人,基金配套总额693040元,20*年实际报销302人,报销277835元,占40%,全镇受益率为1.74%。由于本次调查农户的样本量较少,实际各乡(镇)参合农户的受益面更小。
二、我县新农合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细致。
一是宣传的主体不明确。在调研过程中乡(镇)合疗办工作人员反映,镇、村两级主要任务是按县上下达的收缴任务筹资,一些具体的合疗政策如报销的病种,报销比例,报销程序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所以他们在农户收钱时也给群众说不清楚。然而实施合疗的主要“窗口”——医院,对合疗政策的宣传更少,只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有关政策,因此导致了看似都在宣传,可效果并不理想,使老百姓对合疗政策一知半解、含糊不清,给合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是宣传口径不统一。在合疗证和参合发票上,明确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