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稀土铝电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到2008年将形成年产10xxxx吨稀土合金铝及24xxxx千瓦自备电厂的规模,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届时包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铝业基地。这个项目,实现了由煤到电、由电到稀土电解铝的产业链条拉伸,而且通过煤到稀土电解铝的转换,增加值可达到20倍。
二是全社会搞项目。这也是在这次考察中我感触最深的内容之一。在西北几乎是人人谈项目,人人引项目,人人跑项目,人人落实项目,也可以说是全社会搞项目。西北地区的群众都能用项目说生活的变化,干部谈经济工作都是讲项目,党委政府评价干部也主要是看项目。首先,政府支持搞项目。做到实施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保证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开工、投产、达效。其次,各级干部用主要精力搞项目。我们接触到的干部都具有较强的项目对接能力,大都是开发项目、论证项目、争取项目、操作实施项目的行家里手,能够耳熟能详地讲项目、评价项目、构想项目。再次,民间涌现出的项目经纪人对项目的顺利推进,功不可没。
三是园区成为增长极。仅呼和浩特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xxxx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都沿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分布,已初步形成工业经济聚集带。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西北工业的新增长极。随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功能的日臻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多和达产扩能,西北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
(四)以工搞农,乳业突起
与以往不同的是,依托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西北地区是用工业思维来谋划奶牛业发展,以工业化提升奶产业,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行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收到了奶牛头数迅速扩张,乳业异军突起的功效。
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据我了解,包头市在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宴请各旗县区委书记、旗县区长,每人桌前一头奶牛的模型,下压本旗县区当年奶牛增长指标,饭后就按照指标抓落实,年底考核达不到目标者一律免职。包头市干部群众称这是“鸿门宴”,包头市领导称这是“要牛不要人”。
二是奶业的发展特别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呼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主要是依靠伊利、tcl内蒙古分公司、蒙牛、金宇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可以说,乳品加工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壮大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为了加快奶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市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在推动奶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从起步发展到确定“奶业兴市”战略,直到提出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这样一个构想,主要是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产业化带动等多种办法来推动奶业的发展。机械增长,大量购牛。农户购牛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出一点、金融部门贷一点、农户个人拿一点的方式解决,所欠资金用奶款扣回。
四是强化奶源基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