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壮大奶源基地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实行专项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成立专项推进工作组,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主导产业专项推进顺利进行。同时与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统筹考虑,争取在基地建设、培育市场、壮大龙头企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一是以科技投入为支撑,实现基地规模的壮大。加大奶牛胚胎移植、胎儿性别鉴定、精子细胞分类技术的推广力度。投资61xxxx元,实施胚胎移植繁育优质奶牛项目,将区域内低代奶牛的改良时间缩短10年以上。与中国农大合作,投资536xxxx元,以进口奶牛为供体,实施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项目,引进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胚胎分割、性别鉴定等技术,年生产优质高产奶牛胚胎1000枚,利用3年的时间,使区域内高产奶牛群体扩大20倍。投资870xxxx元,用3000——7000头基础母牛,实施奶牛xy性控繁育项目,实现奶牛繁育性别的人为控制,加快区域内良种奶牛繁育速度。二是以多元化投资为基础,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借助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来区发展奶牛养殖业。同时大力整合区内职工和周边农村民间资本,争取银行贷款,加大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年内利用农行200xxxx元扶贫贷款,新增奶牛2000头,争取引进并实施荷兰莱特森公司投资250xxxx元的1000头优质奶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分步发展战略,到2005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20511头;到2006年,奶牛存栏达到25449头;到2007年,奶牛存栏达到30224头。继续完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分户饲养”四统一分的规范化操作,兴建现代化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到2007年建成养殖小区7xxxx,全区奶牛均实现小区养殖。三是以提高服务为钮带,建立良好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推行“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工厂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专业服务三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建立奶牛协会,促进“龙头+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的形成,促进各方协调好部门与企业、龙头与奶农、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强化信息在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提高区域内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四)将优化区域布局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搞好基地建设。基地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原料基地建设得好与坏,对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为了使产业化经营链条不掉链,我们要采取企民共建、政府推动的办法,认真搞好基地建设,根据企业经济半径,规划布局原料基地,并逐步使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供稳定、优质、充足的原料。一是抓布局,促进基地发展园区化。坚持“相对集中、优化布局、要素配套、规模扩张”的原则,抓好六个基地的区域布局,形成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园区化基地发展格局,以显著地提高基地的积聚效应,将***的资源尽快走向市场,以市场促进基地规模的发展和产业龙头的形成。二是抓科技,促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认真搞好马铃薯、饲草、胡萝卜、大果沙棘基地建设,巩固提高马铃薯制种生产能力,全面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生产面积达到1.xxxx亩;进一步搞好优质高产高效饲草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年内争取在胡萝卜和大果沙棘高科技项目合作上取得突破,推进两个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三是抓生态,促进基地发展生态化。突出人工种草、草场改良为重点的1xxxx亩饲草基地建设,抓好1xxxx亩天然草场改良,走经济与生态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