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和基本经验
这次考察使我们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大受教益,他们在谋划旅游业发展上的理念、思维、举措,使我们深受启迪;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上的气魄、手笔、力度,使人叹为观止。其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十分鲜明。
一是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是云南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新兴产业,据统计资料,按对gdp的贡献,云南第一大产业是烟草及加工业,第二大产业就是旅游服务业,不仅可增加收入,而且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产业体系完善。云南旅游产业化已具规模,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完备,功能健全,交通畅通无阻,基础设施完善。三是文化特色鲜明。考察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山、水、物、人、歌、舞等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各旅游景区都建有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村,大部分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会馆、餐厅建筑样式都独具民族特色。四是品牌优势突出。云南充分发挥“奇山异水,民族风情”的优势,着力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品牌,开发出了一批旅游名牌产品和旅游精品,会展、生态、民俗、康体、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五是旅游商品丰富。考察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到处都是人的海洋和旅游商品的海洋。茶叶、药材、珠宝首饰、各种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六是旅游环境较好。云南大多数地方旅游环境较好,当地居民对游客热情友好,无欺客、宰客现象。
发展旅游深入人心,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对于云南的经验,我个人体会和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能坚持把旅游业当作云南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培植,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十分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坚持人才兴旅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县什川镇旅游业的差距和不足
外出学习考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比较找问题,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我在学习总结云南经验的同时,深刻反思了我们**县什川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和云南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服务接待能力差。这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二是项目建设滞后,投入严重不足,市场运作能力和水平差,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三是文化资源挖掘程度低,文化和旅游融合度差,市场化运作还没有破题。四是旅游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产业带动功能还不强,旅游商品开发差距大。五是目前我县旅游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普遍缺乏人才,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旅游服务质量整体较差。六是旅游管理水平差,特别是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建设跟不上,旅游信息网络现代化管理更谈不上。
四、加快**县什川镇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县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发展目标等大政方针已定,各级领导重视,深层次开发什川旅游产业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特别是要针对制约什川镇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探索研究相关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切实抓好落实,提高知名度,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县实事求是,立意深远,突出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有着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只要全力抓好落实,就能促进我县旅游发展。下面,我谈一些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1、要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为纲。近年来,**县编制了《什川镇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出台了一些相关加快旅游业发展